文档详情

谈谈中国式企业文化管理之道.doc

发布:2017-08-06约5.9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谈谈中国式企业文化管理之道 欢迎来到站,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提供了中国式企业文化管理之道,希望朋友们读后有所收获! 一个企业想长期成功要靠好的企业文化。然而众多的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源自西方,一些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如何进行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如何把企业文化理论本土化,这是摆在中国企业界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中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随着中国企业的崛起,中国管理、中国式管理成为管理界的新名词。曾仕强教授在《中国式管理》一书中认为,中国式管理一直是存在的,大家都在用,但身处其中,习以为常便不觉其存在。中国式管理更多的是一种管理哲学,换句话说,中国式管理是一种管理文化。中国企业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具体化,要理解中国企业文化的特征,必先寻找其根源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特征。 中国人的种种习俗、制度、处事的方式都深深的打上了这样两个烙印:家和面子。同时这两个概念在现实中也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对家的重视和对面子的重视可以说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根本特征。 1、家的观念 中国人有着极为浓厚的认祖归宗意识以及极强的家观念,这是我国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基本国情,这种观念使得中华儿女无论去往何处心中都永远装着故土,这种观念还使得中国人看到家字便倍感亲切,产生心理归属。 然而这种对家重视的观念却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是个中性词。对这种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必能大大地凝聚人心。同样,这种家的观念同样会滋生各种不良的个人及组织行为。 首先是缺乏公共观念。人们都对家有很强烈的认同感,但对于家之外的东西则认为与自己是不相干的。中国人普遍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事实上,个人的这种观念也是无可非议的,但在生活中这种观念则演化为了一种私,甚至有人说中国没有公民,只有私民。在企业中,员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公家事务的漠视,甚至认为公家的就是大家都可以拿的拿掉大家为小家。 其次是容易形成小圈子。以家为基础的等差伦理关系延伸开来,就容易形成各种小圈子、小集体。同家的观念一样,人们可以将某个小团体(血缘关系结合、地缘关系结合或是其他方式而结合)视为圈内人,对于圈内与圈外则分得很清楚。圈内人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另一种形式的家,圈内人为了圈内人的利益而不惜损害大集体的利益,甚至为了圈内人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但这种行为却为圈内其他人所支持与赞同。这类似于西方管理学说中的非正式组织。 2、面子问题 中国人有句话叫做死要面子活受罪,这话一点没错。林语堂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为之,也不为过。真是一语道破中国人对脸和面重视程度。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是因为一个面子问题,都可以用面子来解释。众所周知,中国人处理事情讲究一个人情、关系。将中国人的面子情结延伸,就能看到中国人更多层面的文化心理特征。 ①顾全面子的习性 中国人好面子的习性可以追溯到儒家学派形成之时,从古至今几千年的积淀,这种好面子的习性已经深深的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观念当中。 生活中,人们只有互相给面子才有继续交往下去的可能。在公司里,即使上司在公共场合犯了错误,下属也不会当众揭领导的丑,而是事后再通过其他的方式委婉地向领导提醒。领导心知肚明,对于这样给面子的下属,自然也要给足下属的面子,这样的下属更容易受领导重用。 ②中庸之道 黄河哺育了华夏文明,也造就了中国人的水文化像水一般随机应变,说难听就是见风使舵。合理的察言观色,加上合理的因应而变,便是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通常被理解为不左不右而取其中,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庸之道的本意。朱熹曾经说过:无一事不合理,才是中庸。中庸主义事实上就是合理主义,而且是大家都达到合理的状态,即在一个系统中,没有不合理的才是中庸。这也就是西方管理思想中的帕累托最优原理,即在某个状态下,不存在使一个变量变优而使其他变量变糟的情况。 ③差不多哲学 生活中,解决问题时我们总是说差不多就行了。就是说,不要把事情分得那么清楚,还是顾及彼此的面子为重。 差不多哲学与太极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太极八卦图上可以看出,太极不是简单的一分为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承袭太极思维法则,中国式管理常是把二当作三,而不是西方管理中的一分为二。中国式管理把人分为三类,老板是管理者,员工是被管理者,而介于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干部,则一方面是管理者,一方面是被管理者。中国式管理把解决问题的状态分为三类,在解决与不解决之间还有一个化解,这个化解的状态就是所谓的差不多地带。 ④报喜不报忧 报喜不报忧其根本也是在面子上,报喜也就是为了大家都有面子,报忧的结果是彼此都没有面子了。生活中也是如此,大家都喜欢挑好话说,说的人高兴,听的人也高兴,大家都好,何乐而不为呢? 下属向上级报告情况时,基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发现了问题,大家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