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发展合作协议.doc

发布:2025-03-14约3.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发展合作协议

合同编号:__________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总则

1.1定义

1.1.1“超低能耗建筑”指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采用高效节能技术、材料及设备,实现建筑能耗低于同类建筑能耗水平的建筑。

1.1.2“绿色发展”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遵循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2合作目标

1.2.1双方致力于共同推动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发展,实现节能减排,提升建筑品质。

1.2.2双方将通过技术交流、项目合作等方式,共同摸索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第二章合作内容

2.1技术交流

2.1.1双方将定期举办技术交流活动,分享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经验。

2.1.2双方将积极推荐彼此参与相关技术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共同提升超低能耗建筑的技术水平。

2.2项目合作

2.2.1双方将共同开展超低能耗建筑项目,乙方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甲方负责项目实施。

2.2.2双方将根据项目需求,共同确定合作方式、投资比例、收益分配等事项。

第三章合作期限

3.1合作期限为____年,自双方签订本协议之日起计算。

3.2合作期限届满前,双方如需延长合作期限,应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补充协议。

第四章权利与义务

4.1甲方权利与义务

4.1.1甲方负责项目实施,保证项目符合超低能耗建筑的相关标准。

4.1.2甲方应按照约定支付乙方技术支持费用。

4.2乙方权利与义务

4.2.1乙方负责提供超低能耗建筑的技术支持,保证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2.2乙方应积极参与项目合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第五章违约责任

5.1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的约定,导致协议无法履行或造成对方损失的,应承担违约责任。

5.2如果因一方违约导致项目无法继续进行,另一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项目合同总额的____%。

5.3如果双方均存在违约行为,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六章保密条款

6.1保密义务

6.1.1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可能获得对方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市场信息等敏感信息(以下简称“保密信息”),双方应对保密信息予以严格保密。

6.1.2保密义务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生效,至协议终止或履行完毕后____年内有效。

6.2保密范围

6.2.1保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双方的财务数据、技术方案、产品设计、市场策略、客户信息等。

6.2.2保密信息不包括公众已知的信息或双方在未违反保密义务的情况下从第三方合法获得的信息。

6.3保密措施

6.3.1双方应采取合理措施保护对方的保密信息,如采用加密手段传输敏感数据、限制员工访问保密信息等。

6.3.2双方应对接触保密信息的员工进行保密教育,保证他们了解保密义务并遵守相关规定。

第七章知识产权

7.1知识产权归属

7.1.1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归权利产生方所有。

7.1.2双方应对合作过程中使用的对方知识产权予以尊重,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擅自使用。

7.2知识产权许可

7.2.1双方在合作期间,为了实施本协议项下的项目,可相互授予非独占性、不可转让的知识产权许可。

7.2.2知识产权许可的范围仅限于本协议项下的合作项目,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第八章质量控制

8.1质量标准

8.1.1双方应按照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保证项目质量符合超低能耗建筑的要求。

8.1.2双方应定期对项目质量进行检查,保证项目质量满足双方约定标准。

8.2质量保证

8.2.1乙方应对提供的技术支持承担责任,保证技术符合约定标准。

8.2.2甲方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承担责任,保证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第九章费用与支付

9.1费用承担

9.1.1双方应根据项目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承担的费用。

9.1.2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否则所有因合作产生的费用,包括差旅费、住宿费、材料费等,由各自承担。

9.2支付方式

9.2.1乙方提供的技术支持费用,甲方应按照约定的支付方式和时间支付。

9.2.2甲方支付的技术支持费用,应通过银行转账等合法支付手段进行。

第十章争议解决

10.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