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渴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详解 .pdf

发布:2025-03-25约1.86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渴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详解--第1页

附件7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

一、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

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编码:

E14.408+)。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

会,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

会,2007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痹症(糖尿

1

消渴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详解--第1页

消渴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详解--第2页

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常见证候:

气虚血瘀证

寒凝血瘀证

阴虚血瘀证

痰瘀阻络证

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痹

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痹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编码:

E14.408+)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

2

消渴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详解--第2页

消渴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详解--第3页

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

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⑵肌电图、感觉定量检查或测量

⑶肢体动脉多普勒

⑷血常规、尿常规;

⑸肝功能、肾功能

⑹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四肢血管彩超、踝肱指

数、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流变、动态血糖监测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⑴气虚血瘀证:补气活血、化瘀通痹。

3

消渴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详解--第3页

消渴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详解--第4页

⑵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⑶阴虚血瘀证:滋阴活血、柔筋缓急。

⑷痰瘀阻络证:化痰活血、宣痹通络。

⑸肝肾亏虚证:滋补肝肾、填髓充肉。

2.熏洗(蒸)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3.针灸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体针、耳针、电针等不同的治疗手段。

4.推拿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5.其他疗法:离子导入疗法等。

6.内科基础治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