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结核病药及其合理应用.ppt

发布:2023-03-08约1.23万字共9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认识和面对药物不良反应 肝损害除药物因素外,还与病人自身肝脏有无潜在疾患有关。 含链霉素方案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增加,位听神经和肾损害发生率增加,病人顺从性差,而乙胺丁醇与链霉素疗效相近,初治肺结核治疗方案以乙胺丁醇替代链霉素,除可避免注射痛苦,减少交叉感染外,有效地防止了链霉素的不良反应 药检室 第六十二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认识和面对药物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多见,一般不影响短化的推广应用,但应引起注意,特别要注意低体重病人进行抗结核治疗时的“适量”原则的掌握,避免由于药物过量而致的药物不良反应。 应考虑药物包装也要有利于“适量”原则,除了通用的统一剂量的包装外,在结核病控制项目中可以考虑提供一定数量的可分装药品,以满足“适量”原则的需求。 药检室 第六十三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认识和面对药物不良反应 此外,为及时发现少数人的药物不良反应,针对其中最为重要的肝损害是否应对结核病控制项目中的肺结核病人进行常规肝功能检查,也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药检室 第六十四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常用抗结核药及其剂量、不良反应总结 (1)异烟肼(H,INH) 完全杀菌剂,主要副作用有肝损害、多神经炎、 CNS障碍。 (2)利福平(R,RFP) 完全杀菌剂。主要副作用有肝损害、过敏反应等。 (3)链霉素(S,SM) 半杀菌剂。主要副作用有听N损害和前庭功能失调。 (4)吡嗪酰胺(Z,RZM) 杀菌剂。主要副作用有肝损害、胃肠道反应关节痛等。 药检室 第六十五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5)乙胺丁醇(E,EMB) 抑菌剂,副作用少,偶有视N炎,影响视力和对颜色的辩别。 (6)对氨基水杨酸钠(P,PAS) 抑菌剂,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 药检室 第六十六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利福平致癫痫发作 基本情况 患者:ⅩⅩⅩ,男,50岁。有癫痫病史,因肺结核入院治疗。十余年来,一直服用苯妥英钠,癫痫控制良好。现为治疗肺结核,开始服用利福平450mg/d,异烟肼300mg/d,乙胺丁醇750mg/d,一周后出现癫痫发作。会诊后减少利福平用量,300mg/d,癫痫得以控制。 药检室 第六十七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原因 苯妥英钠口服后在肝药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过程被代谢(约50%的苯基被羟化生成5-对羟基-5苯基乙内酰脲,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被代谢),而这些过程可由于与利福平(酶诱导剂)的合用而加快,以致苯妥英钠血药浓度降低,癫痫发作。 药检室 第六十八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异烟肼与利福平比较 异烟肼 利福平 杀菌作用 作用强,穿透力强 作用强,穿透力强 作用机理 抑制分枝菌酸合成 抑制细菌RNA合成 抗菌谱 单谱,仅对TB 广谱,G+、G- 耐药 易 易 药动学特点 有快、慢乙酰化两型 有肝肠循环 肝损害 有 有 药检室 第三十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乙胺丁醇(ethambutol) 系一水溶性、热稳定性的化合物。 药检室 第三十一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药动学 口服吸收良好,2~4h血药浓度达高峰,体内分布广泛。血浆半衰期为3~4h,24h内口服量的3/4以原形在尿中排泄,另有15%以脱氢和脱羧代谢物形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可致蓄积中毒,应减少用量。 抗菌作用及应用 对人型,牛型等各型结核杆菌具高度抗菌作用,对大多数耐异烟肼和链霉素的结核杆菌仍具抗菌活性。单用也可产生耐药性,但较缓慢。主要与利福平或异烟肼等合用。由于毒性低,病人容易接受,基本上取代了对氨基水杨酸。最新研究认 第三十二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为分枝杆菌菌体内的阿拉伯糖基转移酶与细菌细胞壁合成有关。乙胺丁醇是此酶的抑制剂,因而具有杀菌作用。 不良反应 一般不良反应很少。最重要的副作用为视神经炎,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红绿色盲,为剂量依赖性及可逆性改变。及早发现、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此外,还可发生外周神经炎,降低肾分泌尿酸能力,出现血中尿酸盐浓度升高等。 第三十三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链霉素(streptomycin) 1944 为治疗TB的第一个药物 药检室 第三十四页,共九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一个临床有效的抗结核病药,体外杀菌,但在体内为抑菌作用。由于穿透力差,不能进入活细胞,故作用较异烟肼,利福平弱。单用可迅速产生耐药性,再加上本身毒性较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