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典故趣谈.ppt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好了歌》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潇湘子*唐宋词典故趣谈邓龙飞引言01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唐诗的成就很高,高到什么程度?02典故一:01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02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树枝花。03——王禹偁04《绝句漫兴》:05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是家。06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树枝花。07——杜甫08鲁迅先生说过类似的话,在给朋友杨霁云写的一封信中,说到唐诗:“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假如你没有齐天大圣那样的本领,你就大可不必再写诗了。”荆公尝言:“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世间俗言语,已被乐天道尽。”——陈辅之《诗话》诗词典故的重要性:1何为典故?2典故有什么特点?3学习典故对深入理解诗词有怎么样的重要作用?4唐诗之所以很发达的原因:5科举制度——作诗是进士科考试的必考内容,当时有俗语云:6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7行卷的风俗极为盛行(典故2)804030102统治者重视诗歌:典故3——宫廷诗歌现场创作大赛沈佺期的是:微臣衰朽质,羞睹豫章材。这两句,句子完了,意思也完了。宋之问的结尾是: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诗歌虽然完了,它的意思没有完,尚有余味,让你自己去联想回味,所以高人一畴。沈佺期听了心服口服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0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02——王昌龄。03开箧泪沾衣,见君前日书,04夜台何寂寞,犹似子云居。05——高适06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07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08——王昌龄090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0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03——王之涣04典故5——狂热的粉丝05其一:“元轻白俗,郊寒岛瘦”06其二:强盗也爱诗歌07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08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09——李涉怀古诗专题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潇湘子*典故一山川满目泪沾衣,荣华富贵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汾阴行》在唐朝,这四句诗是非常感人的,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前夕,请歌手来唱歌,就唱这四句,他听了以后,就流泪。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匆匆西奔,逃到四川,途中再次听到人家唱这首歌,又一次感动得泪流满面。01.典故二02.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0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04.——杜牧《过华清宫》05.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06.——杜甫登幽州台歌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2幽州台,又称为蓟北楼、燕台、黄金台3燕昭王、郭维4此诗给人一种无名的极强烈的孤独感与失落感,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诗5怀古诗发生的必须条件:古迹中国到处都是古迹,在此以南京为例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康,白下凡是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都是短命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代,太平天国,中华民国0103020405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01020304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05——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典故六:王与马,共天下。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集团辅佐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