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用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ppt

发布:2024-03-11约3.9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常用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第1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抗生素及分类

A.按化学结构

(一)β-内酰胺类(二)氨基糖甙类

(三)四环素类(四)氯霉素类

(五)大环内脂类

(六)其它林可万古抗真菌抗肿瘤抗生素第2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B.按其作用性质:

①繁殖期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先锋霉素族;

②静止期杀菌剂:如氨糖甙类、多粘菌素类;

③速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等;

④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第3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

(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应用抗生素

(五)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第4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指征

1,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2.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后

3.感染灶切除

4.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防止气性坏疽。5.结肠手术前作肠道准备。

6.严重烧伤

7.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征患者在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8.颅脑术前第5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六)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改善病人全身状况;提高机体低抗能力;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第6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方法

(一)概念

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第7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1.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

上呼吸道感染首选青霉素

不能用青霉素的宜选择红霉素或第一代头孢

金黄色葡萄球菌:一代头孢二代头孢三代头孢

阴性杆菌三代头孢二代一代头孢菌素第8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

存在的问题:准确性(假阳性、假阴性)及时性(时间差)体内与体外的差异性

解决的方法:近期当地有关药敏的文献第9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

重拳出击:重症深部感染选择菌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较高的抗生素。第10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4.根据各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特点选择抗生素

(1)吸收过程:

轻、中度感染:敏感、口服易吸收

重度感染:静脉给药

(2)分布:

脑膜炎:氯霉素、磺胺嘧啶、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异烟肼、5-氟胞嘧啶、甲硝唑等;

妊妇:禁用氨基糖甙及四环素类,易通过胎盘屏障第11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排泄:

途径之一:肾脏排泄,下尿路感染: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

途径之二:肝胆系统排泄,胆道感染:林可霉素、利福平、头孢唑酮、头孢三嗪第12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4)代谢:

氯霉素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失去抗菌活性;

头孢噻肟在体内代谢生成去乙酰头孢噻肟,亦具抗菌活性,但较原药低。

第13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与配伍(一)联合应用的结果

协同(25%)、累加、无关(60-70%)、拮抗(5%~10%)

PG+丁卡协同

PG+红、氯拮抗

红+氯累加

丁卡+红、氯协同或累加

PG+磺胺无关

第14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联合用药适应证

1.混合感染。2.严重感染。3.感染部位为一般抗菌药物不易透入者。4.抑制水解酶的菌种感染。5.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发生而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者,而该类细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如结核菌。第15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常见病原菌的联合用药1.葡萄球菌

①庆大霉素加耐青霉素的青霉素;

②庆大霉素加红霉素或氯霉素;

③头孢噻吩或万古霉素加利福平;

④红霉素或先锋霉素加其它抗生素,

A红霉素加氯霉素;

B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

C红霉素加利福平或杆菌肽;

D先锋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

E先锋霉素加万古霉素或杆菌肽。

第16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肠杆菌感染

①氨基糖甙类加广谱青霉素;

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

②氨基糖甙类加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等)第17页,课件共4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