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块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

发布:2025-03-03约6.65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答案:抗日战争推动了民族解放,消除了亡国危险;使中国摆脱了不平等条约,有利于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6分)1.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1)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并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御外侮。 (2)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3)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展开人民游击战争,创造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战略格局。(4)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具体史实:①面对国民党内部流行的中国“速胜论”“速亡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论持久战》;中国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②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战略相持阶段,面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来求团结。③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有效组织了敌后抗战,如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起止时间1894—1895年1900—1901年1931—1945年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战败,签订《辛丑条约》日本无条件投降罪行旅顺大屠杀洗劫北京城南京大屠杀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2.比较近代史上日本三次侵华战争,正确认识今日中日关系(1)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历史问题(核心因素),美化侵略,掩盖侵略罪行;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等。 (2)促进中日关系的措施: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督促日本正确对待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②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考点中国人民的抗战1.(2023年广东)下图为菲律宾华侨妇女分会捐款慰劳八路军的信件。这反映了()D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D.敌后战场影响力扩大朱德将军勋鉴:公率三军,捍卫北疆,捷报频传,侨众欣跃,本月6日特汇中行国币一万元,托为购制雨具,运交将军分发第八路军将士应用,谨此奉闻,并祝胜利。菲岛分会主席李颜受敕谨启1938年3月10日 2.(2023年广东广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发表文章说,从1935年起,“民族解放大学校”已经开学,这个大学没有围墙,学生至少也有四万万,学校功课只有一门,叫作“民族解放教学”,等到)C一切失地收回,就举行毕业典礼。这表明陶行知意在( A.改变传统社会习俗 B.鼓励兴办新式学校 C.号召全体国民积极抗日 D.呼吁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3.(2024年广东·节选)一脉相承的桑梓情怀与报国理想,让无数学子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37年,出现了中国近代留学史上规模最大、情景最为壮观的一次回国潮。当时正值战火纷飞,交通阻隔,留学生们不惜牺牲个人学业,辗转千山万水,想方设法回到祖国。为筹措旅费,有的多方借贷,甚至变卖衣服和留学用具。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摘编自王奇生《留学与救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7年中国留学生回国潮发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体现的时代精神。(6分) 答案:历史背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极大地激发了留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促使他们迅速回国参与国家的抗争。(2分) 时代精神:团结/军民一心/众志成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计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4分)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4.(2024年安徽)抗战时期,“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华北平原上的一户人家写下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抗战到底”。这()CA.揭开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序幕B.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C.反映了中华儿女血战到底的决心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右图是一封从菲律宾寄往福建晋江的侨批(汇款暨家书)。该侨批封底加盖了“同胞尔忘倭奴之仇乎?请勿用仇货,抵制到底!”“民国贰拾年十一月拾四日”章。该侨批出现的历史背景是()CA.甲午战败使中国主权沦丧B.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