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结题报告 .pdf
现代科技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结题报告
一、科技促进教育变革
教育创新离不开科技发展。每一次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劳动工具的改进,都可能引发一场社会
生产领域的革命。从早期的音视频和多媒体技术到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再到如今的5G网络、
大数据、区块链、教育机器人、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在教育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成为教育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将来,因应科技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
数字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科技发展推动教育形态变迁。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教育就随着社会组织形态的确立而逐渐形
成。人类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教育的结晶。如下表所示,从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
代、智能时代,科技发展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教育的内容、方式和环境也随之发生
变迁。当前,人类社会正加快迈向“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在智能时代,
科技将让我们更接近“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以合适方式轻松且
有效地学习;也使我们更有可能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让每位公民都可以接受适合自
己的教育。总而言之,科技已经并将继续推动教育形态的变迁。
二、前沿技术的教育应用
5G技术重塑教育网络环境。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5G具
有高可靠、低功耗、低时延、大容量、大覆盖和大连接的特性,能够使网络教育质量提升、门槛
降低,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连接,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例如,利用5G技
VR/AR/MR
术构建全连接教育专网,建设智慧校园并打造多样化教育应用;促进技术升级,实现课
堂实时互动的低时延直播;促使更多区域使用5G接入互联网,推进在线教育资源的普惠等。
大数据技术驱动教育治理与评测精准化。大数据是以体量巨大、类型繁多、存取速度快和价
2.O
值密度低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
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和文化资源,为学校和学习者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
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等,助力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改
革发展。教育大数据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四类,即教育数据挖
掘技术、学习分析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和决策支持技术。这些技术在支持教育治理与决策、促
进精准化教学和综合素质评价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区块链技术构建安全可信的教育体系。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和
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
2.O
以追溯、集体维护和公开透明等特点。《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基于
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学习效果、记录、转移、交换、认证等有效方式”,将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
学。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教育中的区块链》报告描绘了在教育领域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八种
理想情景,包括永久保护证书、终身学习护照、跟踪知识产权并奖励知识的使用和再利用等。
教育机器人加速教与学创新。教育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仿生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
2019
典型。《全球教育机器人发展白皮书》提炼出了教育机器人的八大应用场域。以学校场景的
教育机器人为例,其适用于学校的专业教室环境、公共空间环境,也可作为教师助手支持教学设
备使用、提供学习内容、管理学习过程、解答常见问题、创设VR/AR环境,还可作为学习伙伴协助
进行时间和任务管理、分享学习资源、激发学习氛围、参与或引导学习互动,为教师教学和学生
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形成一种新型教学形态。
(VR)
虚拟现实技术塑造沉浸式交互学习体验。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