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维权执法基地维修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情况分析评估报告书简本.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琼海维权执法基地维修改造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价单位: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零一年月
项目名称:琼海维权执法基地维修改造项目文件类型: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证书等级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号
单位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
1.1工程概况
1.1.1项目名称
琼海维权执法基地维修改造项目
1.1.2项目性质
新建码头工程
1.1.3项目建设单位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监察总队
1.1.4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琼海市长坡镇东南面的青葛村,项目的东侧为青葛浅海养殖区、琼海麒麟菜自然保护区,南侧为珊瑚礁生长区、南海,西侧为青葛港、拟建的琼海青葛休闲渔业区,北侧为拟建的海南省热带海洋科研基地、青葛村。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
本工程拟在青葛渔港的东侧海域通过填海造地形成陆域面积11万m2,布置海监基地综合保障区、码头工作区及直升机停机区等功能区。拟建道路占地1.8万m2;拟建海监执法码头长355m,布置一个1000吨级泊位、1个1500吨级泊位和3980吨级泊位,共3个泊位;拟建东护岸长600m、南护岸长349m、内护岸长175m、临时护岸长600m、防波堤长130m、工作平台长280m;港池疏浚量约38万m2,陆域回填量为45万m3。配套建设给排水、电气、通信、消防及导助航工程等。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1
表2-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海监执法码头 m 355 共3个泊位,码头面高程为2.9m 2 东护岸 m 600 岸顶高程为4.0m 3 南护岸 m 349 岸顶高程为4.0m 4 内护岸 m 175 岸顶高程为2.9m 5 临时护岸 m 600 岸顶高程为2.9m 6 防波堤 m 130 堤顶高程为4.0m 7 工作平台 m 280 平台面高程为2.9m 8 港池水域总面积 万m2 6.5 9 港池疏浚量 万m3 38 10 陆域总面积 万m2 11 填海造地形成陆域 11 陆域填方量 万m3 45 12 综合保障区 万m2 2.4 13 码头工作区 万m2 1.7 14 停机坪 万m2 1.5 15 道路 万m2 1.8 1.2.1 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远洋渔业、渔政渔港工程”为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产业。目前,海南省海监机构所属的各维权执法基地现状普遍低于中国海监海区总队所属码头的标准。本项目通过新建海监船码头泊位,浚深港池,围填海形成陆域建设维权执法基地陆域基础设施,完善基地所需配套执法作业功能,对进一步提升我省海上维权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项目建设是符合当前国家相关产业发展政策的。
根据琼海维权执法基地维修改造项目选址意见书,项目位于长坡镇青葛村,即琼海青葛渔港东侧,该项目的建设对加强我省海洋执法,维护我国南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符合《海南城乡总体规划》和《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要求,项目选址合理。
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2010年琼海市环境空气例行监测结果市SO2、NO2、PM10的小时平均值、日平均值、年平均值浓度均远低于一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
紧邻项目用地北侧受海浪声影响较大,昼夜间环境噪声均较大,项目以北岸线由于海浪噪声影响,昼夜间环境噪声均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项目北侧青葛村第一排民居及村委会的昼夜间环境噪声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海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引用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2010年4月6日在项目周围海区布设的20个水质监测资料项目区水质现状为二类,能满足本项目运营期对海水水质的需求。.4海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010年3月20日青葛一带海域海草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青葛港沿岸海域东北侧(项目区所在海域)分布有泰莱草、海神草、海菖蒲、喜盐草和二药藻等5种海草,优势种为泰莱草,海草平均盖度为68%,平均生物量为433.18g/m2,平均密度为1516.8株/m2。整个调查海域共调查到造礁石珊瑚9科17属26种,主要优势种为澄黄滨珊瑚、交替扁脑珊瑚、秘密角蜂巢珊瑚等,常见种为标准蜂巢珊瑚、粗糙刺叶珊瑚、同双星珊瑚等。调查区域的造礁石活珊瑚平均覆盖度为10.83%,死珊瑚平均覆盖度为0%,软珊瑚平均覆盖度仅为0.17%,藻类大量覆盖。调查区域珊瑚礁鱼类16种,平均密度为39ind/100m2。常见种有五带豆娘鱼、灰边宅泥鱼、新月锦鱼、三带蝴蝶鱼。
.5项目周边环境工程所在海域功能区为青葛浅海养殖区、青葛渔港区,周边还有龙湾港口区、琼海麒麟菜保护区。根据现场勘察、调访,青葛村村委会居民区位于项目区西北侧约0.6km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