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气罐应急预案.docx
储气罐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储气罐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储气罐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检验检测等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应急处置。
3.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坚持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好储气罐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培训,提高事故防范能力。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单位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储气罐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应急合力,共同应对储气罐事故。
-科学施救,降低损失。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采用先进的应急救援技术和方法,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二、事故风险描述
1.储气罐基本情况
本单位共有[X]个储气罐,分布在[具体位置],储气罐规格型号为[详细规格],设计压力为[X]MPa,容积为[X]m3,储存介质为[具体气体名称]。
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原因
-火灾、爆炸事故
-储气罐本体破裂,内部气体大量泄漏,遇到明火、静电、电气火花等点火源可能引发火灾、爆炸。
-储气罐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失灵,导致气体超压泄漏,遇到点火源引发火灾、爆炸。
-储气罐周围存在易燃易爆物品,发生火灾时蔓延至储气罐,引发爆炸。
-泄漏事故
-储气罐本体腐蚀、磨损、裂纹等缺陷导致气体泄漏。
-储气罐连接部位密封不严,发生泄漏。
-储气罐超压运行,导致罐体破裂或附件损坏,发生泄漏。
-中毒窒息事故
-储存的有毒气体泄漏,未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导致人员中毒窒息。
-在进入储气罐或其附属设备内部进行检修、清理等作业时,未进行有效的通风置换,导致人员中毒窒息。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设在[具体地点],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储气罐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职责
-全面负责应急指挥中心的工作,组织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
-组织指挥应急救援行动,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负责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成员职责
-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的应急救援任务。
-及时向组长报告事故现场情况和应急救援进展情况。
-负责收集、整理事故相关信息,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2.应急救援小组
-抢险救援组
由安全管理部门、设备维修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如灭火、堵漏、疏散人员等。
-医疗救护组
由单位医务室人员和外部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治疗。
-后勤保障组
由行政部门、物资采购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器材等保障工作,以及应急救援人员的生活保障。
-治安保卫组
由单位保卫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环境监测组
由环境监测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四、预防与预警
1.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储气罐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储气罐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检查、检测和维修,确保储气罐安全运行。
-加强对储气罐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在储气罐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划定安全防护距离,严禁在安全防护距离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定期对储气罐及附属设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