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_图文 .pdf

发布:2024-11-30约3.02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015级起执行)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为总体培养目标。坚持学科基础奠

定、文化传承、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和谐统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形成学科思想

体系,提高科学素养。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视野开阔,志

向远大,系统掌握通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

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需求,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

学习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

设计与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

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

其它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形成学科思想体系。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11.具有规范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12.具有良好的外语阅读语翻译能力。

13.具有运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学制与毕业要求

学制:四年。

毕业要求:学生应修满规定的157学分,德、智、体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方能

毕业。

三、授予学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

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72学时)、模拟电子线路(68学时)、数字电子线路(51学时)、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96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息论与编码技术(51学时)、信

号与系统(68学时)、高频电子线路(51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1学时)、通信工程概

论(32学时)、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51学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64学时)、电

磁场理论(64学时)、微波技术(32学时)通信原理(68学时)、移动通信(64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现代交换原理(48学时)、纠错编码(32学时)、天线与电波传播

(32学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48学时)、信息通信安全技术(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

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

业综合实验等。

课程结构比例:

各类课程模块学时、学分分布表

学时分布学分分布

课程模块学时数比例(%)学分数比例(%)

分类小计分类小计分类小计分类小计

必修74029.34126.1

公共基础课程91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