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疗卫生单位安全生产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docx
2024医疗卫生单位安全生产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医疗卫生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我院于[具体时间段]组织开展了全面的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
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1.组织领导与动员部署: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自查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召开了安全生产自查工作动员会议,对自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确保自查工作有序开展。
2.自查范围与内容:此次自查涵盖了医院的各个部门和场所,包括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药房、仓库、食堂、配电室、消防控制室等。重点检查了消防安全、电气安全、医疗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的情况。
3.自查方式与方法:采取部门自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检查。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询问工作人员等方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自查发现的问题
1.消防安全方面
部分消防设施设备老化、损坏,如灭火器压力不足、消火栓漏水等,影响了其正常使用。
部分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被杂物堵塞,影响了人员疏散。
部分医护人员对消防安全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必要的应急处置能力。
2.电气安全方面
部分电气线路老化、破损,存在漏电、短路等安全隐患。
部分电气设备未按规定接地,存在触电风险。
部分科室存在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增加了电气火灾的发生概率。
3.医疗安全方面
部分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存在故障隐患,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
部分医护人员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如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未正确使用医疗设备等,增加了医疗事故的发生风险。
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存在分类不清、收集不及时、储存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4.危险化学品安全方面
部分危险化学品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如易燃、易爆化学品未分开存放,未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等。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不规范,存在未按规定进行登记、领取和使用的情况。
部分工作人员对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5.特种设备安全方面
部分特种设备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存在安全隐患。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持证上岗,操作不熟练,增加了设备事故的发生概率。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应急预案不健全,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
整改措施
1.消防安全整改措施
对老化、损坏的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更换和维修,确保其正常使用。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建立健全消防设施设备档案。
清理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杂物,确保通道畅通无阻。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消防演练,使医护人员熟悉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
2.电气安全整改措施
对老化、破损的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更换,确保电气线路符合安全标准。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建立健全电气线路档案。
对未按规定接地的电气设备进行接地处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建立健全电气设备档案。
加强对科室用电的管理,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对违规用电的科室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3.医疗安全整改措施
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程度。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操作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和运输,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4.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改措施
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条件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防护用品。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品的登记、领取和使用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危险化学品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的认识。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特种设备安全整改措施
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和检测,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档案。
加强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