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弈战中容易疏忽重要技巧.pdf

发布:2018-07-22约7.71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弈战中容易疏忽的重要技巧 (一) 撤退前的伏笔 (上篇) 最近,电影《赤壁》在日本大卖,在国内也颇多人气。由此想到 一个被很多读者遗忘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十回中, 回目是:“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就在这一回,就在 关公已经把曹操放了,本回故事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安排了一小段意 味深长的小 曲—— 曹操率领残兵败将到了南郡后,大哭了一场。第二天他把儿子曹 仁叫来,对他说:“我现在要回许都去了,以后肯定是要回来报仇的。 你的任务是守住南郡。我有一条妙计留给你,先不要急着看,等东吴 的兵马来攻时,你再开拆,依计而行,明白吗?” 由于这只是很小的一段,不少读过三国的人可能印象不是太深, 这也情有可原。在接下来的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 周公瑾)中,作者通过曹仁与周瑜的战斗,揭开了曹操妙计的内容。 曹仁不但打败了周瑜,而且令其身中毒箭,为其后来被诸葛亮三气致 死、金疮迸裂,埋下了伏笔。 曹操在七十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打击下,虽然痛哭了一场, 但很快就冷静下来,预见到周瑜必定乘胜追击,来取南郡,因时因势 定下了退敌之计,体现了一代枭雄的过人之处。曹操的这个故事,实 际上是三十六计中的败战计,是在形势于我不利的情况下,高瞻远瞩 未雨绸缪的一着冷棋。 我又想起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破裂之前,共产党高层在国民党 内部一些机要部门,安排了潜伏特工。用当年周恩来的话说,是布下 了“闲棋冷子”。因为和国民党相比,共产党的力量非常薄弱,不成 比例,派一些人,打进敌人心脏, 不急于安排任务,传递情报,而 是潜伏,什么也不做。隐蔽得越深越好。到了关键时刻再起用,再让 他发挥作用。 周恩来先生是会下象棋的,据说在延安时曾得过亚军。谢老生前 曾在重庆与周切磋,所发表的棋局 (谢老将其命名为 “共抒国难”) 显然是从竹香斋的某一古局演化而来。周公所言“闲棋冷子”对后辈 如我者,颇有启发。本文所要研究的,正是在形势不利时,下风方忙 里偷闲走的冷着,我把它称为 “撤退前的伏笔”。 (图1) 图1 是古谱 《竹香斋》中的“后蓝关”。这个局红方最容易犯的 错误是车二平四叫杀,被黑卒5 进1 后形成连杀。但这不是本文所关 心的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在经历了最初的较量之后。前面几个回 合,双方正确的应对为: 车二平五 车5 进1 马七退五 卒8 平7 马一退二 卒4 进1 (图2) 至此,形成图2 的局面,这个局面下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是不同寻 常的。让我们仔细看一下图2,来做一个技术分析。 (图2) 图2 局面,一看就知道,黑方上手进 4 路卒下底,要 下步卒 4 平5 杀王,红方马五退六是势在必行的一手,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但 实际上红方在此紧要关头走的却是—— 兵六进一?! 这步棋对普通爱好者来说,有点让人莫名其妙。为什么要送掉六 路兵呢?有杀棋吗?没有。没有为什么要送?显然是为了防守。但这 步弃兵的防守作用,一眼很难看出来。好吧,我们换个方法,我们来 看一看如果不弃兵,直接走马五退六防守,会发生些什么—— 接图2 红方如走马五退六?则卒7 平6 !马二退四,将5 平6!相 五进七,卒4 平5!马六退五,卒5 平6!黑方连弃双卒,最后以一 卒之力,闷杀红帅,十分精彩也十分冷僻的杀法!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兵六进一这步棋,我们好像有点明白了。红走 兵六进一,黑方有吃与不吃两种选择。如吃,黑将就来到了4 路,刚 才所演示的冷杀就不成立了(因为黑将慢了一拍,如走将4 平5 时, 红可兵三平四抢先占线),黑将若是不吃弃兵呢,那只能将5 进1 上 来,由于红三路兵的存在,黑将仍然不能平至6 路。这就是红方在退 马防守之前,先弃一兵的奥妙所在。必须指出的是,现在是红方弃兵 的唯一时机,或者说 和的唯一机会,这个机会是稍纵即逝的。 那么,在红兵六进一后,会发生什么呢? ………… 将5 进1 马五退六 后卒进1 兵二平三 将5 进1 后兵平四 将5 平4 相五进三 和棋 此局红虽有双马,但为卒所累,不能开赴前线,故局名中有“蓝关” 一语,暗寓“雪拥蓝关马不前”之意。而鉴于同一书中已有 “雪拥蓝 关”(又名 “潇湘夜雨”)局在前,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