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杭电C语言程序设计:编程_C语言学习课件1.ppt

发布:2021-03-12约7.07千字共7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用这种方法表示的算法具有通用性、灵活性。S3到S5组成一个循环,在实现算法时 要反复多次执行S3,S4,S5等步骤,直到某一时刻,执行S5步骤时经过判断,乘数i已超过规定的数值而不返回S3步骤为止。此时算法结束,变量p的值就是所求结果。 例2.2 有50个学生,要求将他们之中成绩在80分以上者打印出来。设n表示学号, n1代表第一个学生学号, ni代表第i个学生学号。用g代表学生成绩 , gi代表第i个学生成绩,算法表示如下: S1:1 → i S2:如果gi ≥80,则打印ni ,否则不打印。 S3:i+1 → i S4:如果i≤50,返回S2,继续执行。否则算法结束 变量i作为下标,用来控制序号(第几个学生,第几个成绩)。当i超过50时,表示 已对50个学生的成绩处理完毕,算法结束。 例2.3 判定2000~2500年中的每一年是否闰年,将结果输出。 变量i作为下标,用来控制序号(第几个学生,第几个成绩)。当i超过50时,表示 已对50个学生的成绩处理完毕,算法结束。 分析:闰年的条件是:(1)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都是闰年,如1996,2004年是闰年;(2)能被100整除,又能被400整除的年份是闰年。如1600,2000年是闰年。不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年份不是闰年。 设y为被检测的年份,算法可表示如下 : S1:2000 → y S2:若y不能被4整除,则输出y “不是闰年”。然后转到S6。 S3:若y能被4整除,不能被100整除,则输出y “是闰年”。然后转到S6。 S4:若y能被100整除,又能被400整除,输出y“是闰年”,否则输出“不是闰年”。 然后转到S6。 S5: 输出y “不是闰年”。 S6:y+1 → y S7:当y≤2500时,转S2继续执行,如y>2500,算法停止。 以上算法中每做一步都分别分离出一些范围(巳能判定为闰年或非闰年),逐步缩小范围,直至执行S5时,只可能是非闰年。 “其它” 包括能被4整除,又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那些年份(如1990) 是非闰年。 例2.4 求 算法如下 : S1:sign=1 S2:sum=1 S3:deno=2 S4:sign=(-1)×sign S5:term=sign×(1/deno) S6:sum=sum+term S7:deno=deno+1 S8:若deno≤100返回S4,否则算法结束。 单词作变量名,以使算法更易于理解: sum表示累加和,deno是英文分母(denom inator)缩写,sign代表数值的符号,term代表某一项。 反复执行S4到S8步骤,直到分母大于100为止。一共执行了99次循环,向sum累加入了99个分数。sum最后的值就是多项式的值。 例2.5 对一个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判断它是不是一个素数。 概念:所谓素数,是指除了1和该数本身之外,不能被其它任何整数整除的数。例如,13是素数。因为它不能被2,3,4,…,12整除。 分析:判断一个数n(n≥3)是否素数的方法: 将n作为被除数,将2到(n-1)各个整数轮流作为除数,如果都不能被整除,则n为素数。 算法如下 : S1:输入n的值 S2:i=2  (i作为除数) S3:n被i除,得余数r S4:如果r=0,表示n能被i整除,则打印n“不是素数”,算法结束。否则执行S5 S5:i+1→i S6:如果i≤n-1,返回S3。否则打印 n “是素数”。然后结束。 实际上,n不必被2到(n-1)的整数除,只需被2到n/2间整数除,甚至只需被2到 之间的整数除即可。 2.3 算法的特性 有穷性:包含有限的操作步骤。 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当是确定的。 有零个或多个输入:输入是指在执行算法时需要从外界取得必要的信息。 有一个或多个输出:算法的目的是为了求解,“解” 就是输出。 有效性: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当能有效地执行,并得到确定的结果 。 一个算法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2.4 算法的表示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算法,常用的有: 自然语言 传统流程图 结构化流程图 伪代码 PAD图 2.4.1 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 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可以是汉语或英语或其它语言。用自然语言表示通俗易懂,但文字冗长,容易出现“歧义性”。自然语言表示的含义往往不大严格,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判断其正确含义,描述包含分支和循环的算法时也不很方便。因此,除了那些很简单的问题外,一般不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2.4.2 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