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杭师大康复护理学教学大纲方案.doc

发布:2018-09-04约6.4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1 《康复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75003101) 一课程说明 课程总学时32学时,周学时4学时,共8周,学分1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按2009级培养方案) 课程性质 《康复护理学》是护理本科专业的专业护理课程。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康复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常用的康复评定手段及康复治疗技术,掌握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手段,完善护理知识。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概论 2学时 康复的理论基础 2学时 康复评定 4学时 康复治疗技术 10学时 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 14学时 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使用教材:《康复护理学》 第2版,石凤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常见伤病的康复护理 教学难点:康复的理论基础 康复评定 康复的治疗技术。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案例教学 ,组织学生临床见习,加强学生对康复理论与康复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课程为考察课,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平时考核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方面。占课程总评分的30%。 期末采取闭卷考核方法。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常用康复的评定及常见伤病的康复护理手段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能根据病情的不同进行判断,分析制定康复计划。占课程总评分的70%。 实践性教学内容计划 第5周安排学生到临床见习一次,实地学习各种常见的康复设备的应用及常见病种的康复过程。 9: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护理临床专业课程,应在基础课和主要临床护理课开课之后开课 二:教学内容纲要 ? 第一章??? 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康复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本课程有个基本的认识,知道残疾的分类及社区康复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内容。 2.???康复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内容。 难点: 康复护理的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提问+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康复及康复医学的概述、基本概念。 2.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和联系。 3.康复医学分类、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 4.康复医学的诊疗对象、组成和工作内容。 5.康复护理学特点和内容。 6.康复护理的理论基础。 7.残疾评定。 8.社区康复。 ? 第二章?? 康复的基础理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康复的理论基础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肌肉收缩的分类 难点:康复的神经学基础 【教学方法】 ?? 自学+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人体运动的种类 2:肌肉收缩的分类 3:运动对机体的影响 4:肌肉的运动学 5:骨关节的运动学 6:康复神经学基础 第三章? 康复评定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功能评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了解平衡和协调评定、步态评定。 熟悉心肺功能评定及感知功能评定,了解认知功能评定,掌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了解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熟悉康复步态评定的概念和方法,了解语言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感觉、运动评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难点: ? 步态评定的方法。语言评定的方法。认知评定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提问+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 运动功能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2.?? 心肺功能评定方法。 3.?? 感觉功能评定的概念和方法。认知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5.?? 语言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 第四章 ??康复治疗技术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疗法概念、掌握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协调性训练、平衡训练、呼吸训练、体位转换训练、步行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掌握运动处方的概念、内容和方法。掌握电疗法、光疗法、磁疗法、超声波疗法、温热疗法、冷疗法、正负压疗法、静电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作用、 掌握作业治疗的定义和目的、种类、治疗作用、处方。 掌握言语功能评定,掌握言语康复的原则,掌握失语症的康复,掌握构音障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