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完整版)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综合治理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
D.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综合管理
答案:A。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预防性措施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要求。
2.生产经营单位的()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管理人员
C.技术人员
D.一线员工
答案:A。主要负责人承担着领导和决策职责,对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要确保安全生产所需的资源、制度等得到有效落实。
3.从业人员在()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委员会。
A.100
B.200
C.300
D.400
答案:C。规定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和1000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需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更好地协调和管理安全生产工作。
4.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D.国际标准
答案:A。安全设备各环节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确保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进行。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传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D.安全规章制度
答案:C。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能直观提醒人员注意危险因素,预防事故发生,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6.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签字。
A.负责人
B.安全管理人员
C.有关人员
D.检测人员
答案:C。维护、保养、检测记录由有关人员签字,可明确责任,确保安全设备维护等工作规范执行,保障设备持续安全运行。
7.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A.安全生产条件
B.安全生产能力
C.安全生产资格
D.安全生产要求
答案:A。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必须确保对方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8.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取得(),方可上岗作业。
A.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B.培训合格证书
C.相应资格
D.特种作业操作证书
答案:C。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相应资格才能上岗作业,确保其具备从事特种作业的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保障作业安全。
9.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同时规划
B.同时设计
C.同时审批
D.同时验收
答案:B。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即“三同时”原则,可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保障项目整体安全。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
A.培训
B.演练
C.修订
D.宣传
答案:B。定期组织演练可检验和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有效救援,减少损失。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坚持()、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
答案:人民至上。体现了安全生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通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答案:事故隐患;从业人员。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及时消除隐患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向从业人员通报可增强其安全意识,共同参与安全管理。
3.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明确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