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猪场日常观察与管理ppt课件.pptx

发布:2025-02-22约2.02万字共9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猪场的日常观察与管理;猪场的核心指标;;;;;(一)岗位设置图(17人);(一)人员定岗;生产技术指标;一周主要工作量;(一)生产工艺流程;;一周主要工作安排;工作重点提示;;01;1.?现代母猪的生产目标;;2.2.投料;;?2.4.1.后备母猪来源:

☆品种:含有本地血缘的产仔高的母猪;

☆窝别:一窝中公猪多的不宜留作后备母猪,

如一窝12头,公猪比例超过67%的

不宜留种;

☆哺育头数:5-6头>10头以上,多将公猪寄养。;;2.4.3.饲养管理;☆每圈后备母猪数;;;孕马血清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PG600

怀孕诊断剂

氯前列烯醇(初产母猪先注PG600,等1-3天后,再注PG;经产母猪注PG1-3天后,再注PG600等);2次为佳(NS/AI或AI/AI);DE12.5MJ/kg;;阶段;;2.饲养管理;;妊娠后期

胎儿增重的80%以上来自于后期的营养,后期的饲喂水平还影响到哺乳母猪的生产性能及下胎产仔数。;P2脂肪厚度(mm);;分娩时的管理

▲体况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分娩的体脂且水平分别为25%与35%,泌乳期的采食量分别为4.4kg与2.7kgP2背膘为22—25mm为宜,超过→泌乳期采食量↓,死产仔↑,泌乳量↓;

▲体况对哺乳期的影响:

体重大的母猪的泌乳量较体重轻的母猪在泌乳的头几天平均泌乳量增加19%,初产母猪的体重相差50kg时,其泌乳量相差14%;

▲体况对仔猪增重的影响:

133kg与182kg比较,窝增重分别为2.17kg/d,2.46kg/d,当体重为168kg,而P2背膘分别为37mm与26mm时,其仔猪窝增重分别为1.45kg/d与2.22kg/d。.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1.5kg/d;2、饲养管理;创造良好的产仔、哺乳环境:

▲温度:断奶至发情时间延长→受胎率低,

适宜温度→高温→采食量↓0.12kg/上升1℃产仔数少

泌乳量↓质量↓→仔猪生产性能↓

降温措施:水帘降温--能降低5-8℃

滴水降温--滴小量2-3升/h,可使母猪在28天哺乳期失重从27kg

→9kg

仔猪窝重从1.47kg/d→1.85kg/d

风扇--大功率壁扇(产后一周内尽量不开,或将扇头对上开启)

改变饲喂时间--早、晚;▲环境卫生:清洗--物见本色

消毒--有效浓度,实施于每一个环节

▲通风:与清洗消毒相结合,使人体感觉良好。

▲产房操作:

♀消毒后提前5-7天进入已彻底消毒并已准备了各种接产物品的产房;

产前2-3天开始减料,2kg/d;产仔当天0-1kg

正常分娩(产程3个小时左右)尽量少助产,产仔后期或产后注射20-40单位缩宫素,并打好产后针;得米先10ml;0.2%环丙沙星10ml卡那霉素+磺胺嘧啶钠等。

给超预产期的♀注射1-2mg氯前列烯醇。

给在高温季节产仔或经助产的♀实施子宫冲洗,猪产康50-100ml,宫炎净1-2粒,1:1500的百菌消+1mlPG,高渗盐水+环丙沙星等。;;提高夏季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措施

饲料配制:

提高能量:饲料消化能为12.5MJ和13.5MJ/KG时,采食量为4.92和5.08kg/d,消化能的摄入量由61.5MJ增加到68.7MJ

提高蛋白质的水平:饲粮中粗蛋白从12%提高到18%时,采食量由5kg增加到6.3kg/d,泌乳量显著增加;

药物添加:Ve100u-200u/kg

Vc500mg/kg

NaHCO3200-250mg/kg

利高霉素1kg/T+金霉素3kg/T;最大程度地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饲料制型:颗粒料>潮粉料>干粉料

妊娠期的采食量:严格按投料图进行,产前2天适当控料(2kg/d),增加妊娠日粮的粗纤维含量。

产后投料:让母猪尽快达到自由采食,这种方法与产后一周内限料相比,可缩短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

饲喂次数:少喂多餐,随时加料,晚间加餐

降温

对哺乳期采食量不足的补救措施:

提前断奶;

增加断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