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pdf
【课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第1页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课题来源: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3.课题负责人:
4.所在单位:市中心小学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1、学生发展需要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开发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小
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素质教育要求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新
教材打破了传统的以“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教学领域的格局,而是涉及到:“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每一个方面,成为各部分知识有机联系的
融合剂,在教学中不再是孤立的教学过程,而是融合在各个领域中,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
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
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新课程标准要求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方面明确地提出了――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经过认真分析后我们发现:
新课标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中的掌握与理解,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情况和数学学习
能力,而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双基目标”的达成,忽视了思维训练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在
方法上以模仿套用代替创新与生成,忽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数学思维能力
的培养,也就是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后果
是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不过硬,不能在数学问题的解答上游刃有余。
3、教与学现状的需要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化整为零”的编排造成了许多教师错误认为“应用题教学
已经边缘化”,错误认为“解决问题”的教学并不重要。教师对“解决问题”教学的漠视与
不得要领,导致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日渐薄弱,具体表现为“学生看不懂文
【课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第1页
【课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第2页
字表述的实际问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学生找不着思路”、学生两极分化情况严重,到中
高年级部分学生已经不会解答应用题,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等等。传统的“应用题”
教学经验与理论显然已经不能够完全正确的指导“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小学生数学水平
之间的差异主要原因并不是缺乏相应的知识,而是缺乏解题思路与技巧,找不到思考点和突
破口,不知如何着手分析。老师总是牵着学生鼻子走,在课堂上不能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
自己始终是一个传授者、管理者。其次,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基于此提出此研究
课题。
(二)研究的意义
我们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价
值,达到锻炼人、完善人的目的,为推进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
础。本课题研究重点在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学
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名称界定及解读
解决问题:是原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应用题”。是进行数学
思维,并综合性、创造性地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那种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既包含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也包含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是应用先前所学知识去探究问题答案的心理过
程,或者说是在新情境下通过思考去实现学习目标的活动。即是在教师适当的指导下,使学
生面对问题时,能把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经过思维加工、综合运用和转化,达到未知
目标的过程,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
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策略:计策和谋略。是指为完成某一任务所采取的行动方式。可理解为方法,却又不完
全等同于方法,其指向顺利地完成任务,并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思维与行动地最为有效、最简
洁的方式方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在原认知
活动的作用下,调用(或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有效地组织问题解决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