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危急值识别PPT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电图危急值识别;心电图危急值是指危及生命的心电图表现,可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如果能及时识别诊断,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现就临床常见心电图危急值报告范围做一详细阐述。;一、心脏停搏;二、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梗死; 2、急性心肌损伤心电图特征
急性心肌损伤心电图主要表现为 ST 段抬高及 T 波高尖(图5)。
;心肌梗死定位: 以病理性Q波出现的导联或 ST 段抬高的导联定位。(1)高侧壁:Ⅰ、aVL 导联;(2)下壁:Ⅱ、Ⅲ、aVF 导联;(3)间隔部:V1、V2导联;(4)前壁:V3、V4导联;(5)前间壁:V1、V2、V3、V4导联;(6)心尖部:V3、V4、V5 导联;(7)外侧壁:V5、V6 导联;(8)前外侧壁:V3、V4、V5、V6 导联;(9)侧壁:V5、V6、Ⅰ、aVL 导联;(10)广泛前壁:V1、V2、V3、V4、V5、V6导联;(11)正后壁:V7、V8、V9导联。以往认为额面导联中的aVR导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意义不打,但最近的研究表明,aVR导联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上亦有很大的价值,主要观点有:①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如伴有aVR导联ST段太高,提示左前降支闭塞发生在第一间隔支近侧;②下壁或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如伴有aVR导联ST段下移,提示梗死面积大,预后不良;③心绞痛发作时,如果Ⅰ、Ⅱ、V4—V6导联ST段下移伴有aVR导联ST段抬高,则提示左主干病变。;三、致命性心律失常;2、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处以下的3个或3个以上宽大畸形QRS波组成的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1)3个或以上的室性早搏连续出现;(2)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时限 ≥ 0.12 s,ST-T方向与 QRS 波群主波方向相反;(3)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min,心律规整,也可不匀齐;(4)室房分离;(5)通常突然发作;(6)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在P波之后,突然发生一次正常的QRS波群。
室性融合波的QRS波群形态介于窦性与室性搏动之间(见图 8~10)。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的存在为确诊室速提供了重要依据。按室速发作时QRS波群的形态,可将室速分为单形性室速和多形性室速。QRS 波群方向呈交替变换者称双向性室速。室速是一种严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发展成心室颤动,致心源性猝死。同时有心脏病存在者病死率可达 5O% 以上,所以必须及时诊断,及时处理
; 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多源性室性早搏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异位起搏点产生的室性早搏,称为多源性室性早搏,其心电图表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形态、联律间期不等的早搏。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患者
; 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各种疾病或药物均可引起 Q-T 间期延长,其中部分患者发生了室性早搏、室速。因此,长期以来把 Q-T 间期延长看成危险的预后指标之一。然而, Q-T 间期延长并不一定都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只有 Q-T 间期延长同时伴有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时才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对这类患者应及时查明原因,给予积极有效地预防或治疗,以防猝死。
Q-T 间期延长的主要病因有原发性 Q-T 间期延长综合征、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影响或毒性作用、严重电解质紊乱、心肌梗死、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心肌病、脑血管疾病等。长 Q-T 间期时的室性早搏易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 de Pointes,TdP),心电图表现为一系列快速宽大畸形的QRS主波方向围绕基线进行扭转,大约 3~10 个心搏突然发生相反方向的转变。常呈阵发反复发作,多导联心电图同步记录更易于识别此种现象。TdP 发作前后,心脏的基本心律频率较慢,复极延迟,表现为Q-T或Q-U间期延长,T 波宽大切迹,U 波高大,可与 T 波融合在一起。TdP 常出现于长 R-R 周期之后,由 RonT 现象室性早搏所诱发(见图 16、17); 5、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
预激合并房颤是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极易诱发室速、室颤,其本身也会导致心室的不规则收缩,影响心室的射血功能。心房颤动 f 波主要经旁路下传,心室率快而不规则,易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若 R-R 间期 ≤0.25 s可以引发室颤而危及生命。心电图特点:心室率极快(>200 次/min),QRS 波群可呈完全、部分预激或室上性
; 6、心室率>180 次/min 的心动过速
心室率>180 次/min 时多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由折返机制引起,可发生在窦房结、心房、房室结、房室之间;常见于冠心病、缺氧血症、低血钾症、预激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