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操作规程.docx

发布:2024-09-12约2.27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11-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第1条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井上、下蓄电池机车充电工种。第2条上岗条件

1.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2.必须熟悉本岗位的机电设备性能、供电系统及《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掌握有关设备、仪器、仪表工具和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按本规程要求进行充电作业,并能正确处理一般故障。

第3条安全规定

1.对于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极柱的焊接,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通主管部门考核的电焊工担任。

2.配制硫酸电解液必须用蒸馏水。

3.配制电解液时必须穿戴胶靴、橡胶围裙、橡胶手套、护目眼镜和口罩等防护用品。4.在调和电解时必须将硫酸徐徐倒入水中,严禁向硫酸内倒水。

5.配制酸性电解液,遇有电解液烫伤时,应先用5%的硫酸钠溶液清洗,然后再用清水冲洗。

6.禁止在充电过程中紧固连接线及螺帽等,禁止将扳手等工具放在电池上。

7.酸性蓄电池使用6个月,应全部更换一次电解液并进行清洗,然后按初充电方式进行充电。

8.每组电瓶使用达30个循环时,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均衡充电一次。9.每周应测量一次泄漏电流,清洗一次特殊工作栓。

10.每周必须检查和调整每只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11.严禁占用机车充电。

12.在井下蓄电池充电室内测定电压时,必须在揭开电池盖10min后进行。

13.妥善保管好防火工具及消防器材,确保其完好、有效。14.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

二、操作

第4条操作前的准备

1.认真检查电压表、密度计及温度计等检测仪表,确保其灵敏可靠。2.操作前必须先进行整体检查:

(1)电池装置外部应完好,铭牌和防爆标志齐全。

(2)电池装置的型号、额定工作电压。

3.换电瓶箱时,必须把电机车控制器手把扳回零位,刹紧车闸,取下手把,抽出电瓶车的插销。

4.用推移方法换电瓶时,机车应与充电架对中,抽出电瓶箱与机车上的4个固定串销,再平行推移到充电架上。

5.用吊车换电瓶时,应先检查吊车起重环、钢丝绳制动闸与电动按钮,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起吊。吊车升起后。严禁人员在起重物下站立或行走。

6.充电工作开始前应先检查充电机及充电机上的仪表,确认指示准确后再进行送电。7.擦净电池箱盖上的灰尘、积水后,打开电池箱清洗干净。

8.每次充电前都应对电源装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检查各电池间连接极柱是否正确,接线端子的连接是否牢固。10.充电机电源的两极不得接反。

11.充电机充电插销必须采用电源装置的专用插销,不得用其他物品代用。12.清除放在电瓶上的任何工具、物品与脏物,打开全部电池旋塞。

第5条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1.充电前应再检查一次电源连接是否正确,观察电压表的指示值,并做好记录。然后启动充电机开始充电。

2.注意观察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停电处理,不准电池带故障充电。

3.各种型号的电瓶及充电机,其充电方式、充电电流、充电时间、常规充电或快速充电,应按该产品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4.在有80%的单位电池电压升至2.4伏时,才可改用第二阶段充电,当电解液冒出细密强烈气泡,而且达到一个新的水平2.5伏以上,电压,比重,稳定3小时不变,即为充电完毕。

5.停止充电前各电池槽的相对密度:酸性为1.23-1.30,否则,可用蒸馏水或相对密度为1.3的稀硫酸调整。液面高出极板高度10-15mm。

6.充电时电解液的温度不得超过下列规定:硫酸电解液45摄氏度。温度超过时应立即停充或降低电流充电,待冷却后再充。测量温度时应不小于3块电池。

7.注意连接线与极柱不得有过热或松动现象。8.电池中电解液溢出时,应及时吸出、擦净。

9.要监视充电设备的运行情况,遇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充,待牏好后再充电。

10.在充电过程中,每小时必须检查一次电池电压、电流、液面、相对密度和温度,并

做好记录。

11.充电完毕必须停止1-1.5h,待冷却后方可盖上电池旋塞,擦净注液口的液体,用清水冲刷后盖上电池箱盖,锁上螺栓。

第6条收尾工作

每班工作结束后,须填写有关记录,并打扫环境卫生、整理好工具和仪表后,方可交接班。

三、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预案第7条危险因素

1.未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未按正确的方法配比电解液,未按要求数量加入电解液,可能导致人身伤害。

2.未正确执行操作行为规范和个人行为规范,充电接头未插牢电池盖未打开,充电机电流调整不当,充电时电池占用机车,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3.电池的起吊未严格执行起吊操作规程,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第8条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操作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