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装饰艺术中情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陶瓷装饰艺术中的情感
一 各时期陶瓷装饰艺术所体现
的创作者的情感
1 稚拙淳朴的彩陶艺术
我国古陶瓷装饰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
彩陶。其烧制工艺虽原始,但彩陶纹饰却极富艺术创造,
纹饰的变化单纯而色彩艳丽。稚拙、淳朴、豪放的彩陶其
基本构成是点、线、面的符号组合。如在黄河流域的彩陶
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水波纹、旋涡纹的组织与色彩,看到
它们,似乎看到了滚滚而来的卷着泥沙旋涡的黄河水,让
人心潮澎湃。其它如:方格纹、编织纹、谷叶纹及鱼纹、
蛙纹、人纹等纹饰,这些题材,全是从生活中来,又用于
生活,创造性地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物象表现为瑰丽优美
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大自然的生存依赖的情
感,这是装饰艺术的雏形,从而奠定了陶瓷装饰艺术的第
一个里程碑。
[1]
2 清新雅致的元青花
至今为世人所惊叹的元青花的纹饰在一定程度上受当
时文人绘画风格的影响,写意画法较多,题材丰富,取材
广泛,有的还借鉴当时丝织品的图案。青花瓷是用氧化钴
为原料,在未经烧制的素胎上进行绘画,然后上一层透明
釉烧制而成。因为装饰纹饰是绘在釉子下面,所以也称之
为釉下彩。元青花釉色为白地蓝彩,明净优雅,体现出元
人尚白和战乱之后人们渴望安定、和谐以及对于自然、清
雅意境的情感需求。元青花纹饰的特点是:大型器物的构
图严谨、繁密,层次比较多,一件器物有的多达七八层
饰,画面显得比较饱满。虽然层次多,但主次分明,浑然
一体,给人以富丽典雅、和谐完美之感。也有较小的器物
装饰以疏朗为特点的,体现出一种自然活泼之感。比如:
永宣时期的青花一束莲纹盘,它是以莲花、藕蓬配茨菰、
红蓼、香蒲等水生植物用丝带扎在一起,故名一束莲。烧
造这些纹样盘子的原因是永宣皇帝尤其是永乐认为为官一
定要清廉。体现了统治者对于朝廷官员为官要清廉的要求
和希望官员们用清如水、明如镜的为官态度去为国家办事
的愿望。所以烧造出以莲花、青花为装饰纹样并以其为谐
音的为官清廉的盘子。为官清廉的装饰纹样对后世陶瓷装
饰的影响很大,致使明清两代历朝历代政府都提倡为官清
廉式样的青花盘子。
3 温和平静的粉彩
雍正时期的“粉彩长治久安天球瓶”绘有九只鹌鹑,
并配有花卉,鲜活的表现了雍正皇帝在位时期内心的巨大
压力,渴望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情感愿望。乾隆二十五
岁继位,由于雍正皇帝为他打下良好的社会稳定基础与经
济基础,使得乾隆年间的生活较为富足,社会政治趋于稳
定,此时在乾隆时期出现了粉彩中成本较高的“百花不露
地”,表明乾隆皇帝在稳定繁荣时期内心的一种平和,饱满,
顺畅的稳定繁荣的状态下渴望热闹的心态。
[2]
4 返璞归真的现代型陶瓷装饰艺术
在二十一世纪,社会稳定人们生活富足的今天,出现了
各式各样反映现代人类情感愿望的陶瓷装饰艺术风格。当今
社会的最大特点是竞争,特学技术的竞争、社会地位的竞争、
经济收入的竞争等各类激烈的竞争内容以各种不同的形式,
以毫无国界毫无年龄限制的大流量的进行着。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之下人们渴望的是舒缓、轻快、愉悦身心、放
松心情的艺术形式。因此,人类在激烈的社会闹世竞争中
渴望一种大自然的清新与平静的气息。当代景德镇陶瓷精
英周国桢,他在“火”与“土”的熔炼中探索了半个世纪,
创建了中国陶瓷的独特词汇和时代精神。动物世界是其真
诚的奉献,他把自己对于动物的理解与情感转入作品的创
作之中,创作出浓缩其个人情感的作品,给童心者以灵趣,
给思考者以一面人情世态的镜子。
景德镇陶瓷大师邹晓松多年来潜心研究陶瓷粉彩装
饰,在创作中注重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并努力寻找在
现代陶艺和传统装饰技法之间相结合的切入点,尤其对粉
彩材料有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作品追求装饰与造型的和
谐,并能充分发挥材料自身的特质,以至作品具有较为独
特的审美品格并能强有力的将个人情感传达给观者。其
2003 年获奖作品《碧荷丹莲》,将观者带入一种平静、祥和、
清新的世外桃源,给人一种远离纷争、自由呼吸的顺畅感
觉。
陶瓷装饰设计者要以心灵的信仰来观察,不是去制作
那些精确的细节,而是要用情感把我们的内心世界用陶瓷
装饰这种语言表现出来。伟大的艺术家并不是再现大自然,
而是将大自然在他身上激起的浓烈情感表现出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