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设备管理导则》(征求意见稿).docx
4
T/XXXXXXX—XXXX
核电厂设备管理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核电厂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总体原则和主要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核动力发电厂的设备管理工作,其他类型核设施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B/T20281-2014核电厂设备可靠性管理导则
T/CNEA067-2022核电厂关键敏感设备管理指南
DL/T1051-2019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设备equipment
指能够在系统中独立地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一种实体。
3.2
设备管理equipmentmanagement
主要指对生产设备进行的技术性管理,包括设备基础信息、设备可靠性管理、备件技术管理、材料役检等。
3.3
设备可靠性管理equipmentreliabilitymanagement
为提高设备可靠性而开展的设备分级、系统\设备监督、预防性维修实施、纠正行动、持续改进、长期计划与寿期管理等各种活动。
3.4
技术和设备专项engineeringprogram
为执行法规监管要求、提升电厂效率及安全、执行行业运行经验以及电厂管理要求而持续执行的专项技术管理及实施活动。
3.5
关键敏感设备singlepointvulnerability
单个设备故障即可导致电站停堆、停机、降功率、功率大幅度波动的设备,简称为SPV。3.6
电力技术监督electricpowertechnologysupervision
电力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全过程中,对相关技术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电力设备设施和系统安全、质量、环保、经济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开展检测和评价等。
3.7
定期试验periodictest
为探测故障和检查可运行性,按计划的间隔时间所进行的试验。
[来源于GB/T5204-2021]
3.8
在役检查in-serviceinspection
指在核电厂寿期内对核级承压部件及其整体附件进行的有计划的定期检验。
T/XXXXXXX—XXXX
5
3.9
备品备件spareparts
所有在电厂维修、变更等活动中用于生产相关的构筑物、系统和设备上的物项。
3.10
设计变更designchange
指针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技术设计文件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所进行的修改、完善等活动。
3.11
定值setpoint
机组运行过程中报警、连锁及保护定值,控制参数和函数等参数定值。
3.12
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
按规定要求为控制和测量某一物项、工艺和装置的性能提供手段的所有质量保证活动。
3.13
质量缺陷报告qualitydefectreport
针对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非预期的物项质量不满足原设计要求,而必须及时制定纠正措施来修复设备或物项质量使之达到设计要求的一种设备质量异常报告,是包括纠正措施/方案管理为一体的质量管理方式。
4核电厂设备管理主要目标
4.1建立并不断完善设备管理体系和设备安全文化,通过持续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提升设备可靠性和可用率水平,进而保障核电机组长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具体目标如下:
4.2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符合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
4.3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内容完整、职责清晰、流程规范、要求明确。
4.4确保设备在核电机组寿期内可靠地执行其设计功能,确保采取了有效的措施降低设备失效概率、缓解失效后果。
4.5确保制定了合理的运维策略,在满足机组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设备可靠性、可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
5核电厂设备管理总体原则
5.1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保障机组、设备和人员安全。
5.2应建立以设备可靠性为核心的设备安全文化和设备管理制度体系,开展设备管理工作。
5.3应以设备信息为基础,以设备可靠性为中心,不断设备管理流程、制度和体系,通过全员参与、专人负责,实现设备全过程、全寿期、全范围、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5.4建立技术能力过硬的设备管理队伍,提升设备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
5.5建立设备管理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机制、专项评估机制,对设备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与改进。
5.6引进并应用先进方法、技术,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平台,不断提升设备管理工作水平、效率与质量。
6核电厂设备管理主要内容
核电厂应按照上述主要目标和总体原则的指导,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