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的设计与计算.doc
人工湿地的设计与计算
7人工湿地的设计与计算
7.1设计说明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它能有效地处理多种多样的废水,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且能高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物,重金属,盐类和病原菌微生物等多种污染物。除此之外,人工湿地具有出水水质好,氮、磷处理效率高,运行维护方便,投资及运行费用低等特点,近年来获得迅速的发展。
7.2设计参数
基质填料平均空隙率:ε=0.7。
7.3人工湿地设计计算
7.3.1基质层
基质层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核心部分,在设计中,需从基质的种类、粒径和厚度三方面考虑。
不同基质的人工湿地净化效果不同,以P为特征的污水,最好选择飞灰和页岩为基质,而以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物为特征的污水,常选用土壤、细沙、砾石的一种或多种作基质。
基质的粒径的大小是影响湿地系统水里传导性的主要因素,直接关系到污染物在实地中的停留时间和系统的孔隙度。目前的人工湿地,基质粒径范围在0-30mm之间,通常选用的粒径范围是4-16mm。进水配水区和出水集水区填料粒径一般在60-100mm,分布于整个床宽。在欧洲有实践表明:粒径为8-16mm的基质,水里传导性好,是以植物生长,处理效果好。
基质的厚度是决定人工湿地国税断面面积和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一般须根据系统所栽种植物的种类及根系的生长深度确定,以保证湿地床中必要的好样条件。目前运行的人工湿地,其基质厚度在0.5-1.0m之间。
鉴于上述设计经验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基质层设计如下表4:
表4基质从下到上结构分层列表
分层
功能
厚度
材料
防渗层
防止污水渗入地下水
—
1mmPE膜双面土工布
灯心草
去有机污染能力强
—
武汉、上海
综合考虑本工艺以芦苇为水生植物。
7.3.3湿地总面积(A)
(1)BOD面积负荷(A1)
(7-1)
式中:
Q——污水流量,Q=60m3/d;
K——BOD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取180;
Ci——BOD进水浓度,Ci=24mg/L;
Ce——BOD出水浓度,Ce=10mg/L;
C*——BOD背景值,C*=3.5+0.053Ci=4.772mg/L。
(2)SS面积负荷(A2)
由公式(7-1)得:
式中:
Q——污水流量,Q=60m3/d;
K——SS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取1000;
Ci——SS进水浓度,Ci=18.9mg/L;
Ce——SS出水浓度,Ce=10mg/L;
C*——SS背景值,C*=7.8+0.063Ci=8.99mg/L。
(3)TN面积负荷(A3)
由公式(7-1)得:
式中:
Q——流量,Q=60m3/d;
K——TN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取27;
Ci——TN进水浓度,Ci=32mg/L;
Ce——TN出水浓度,Ce=15mg/L;
C*——TN背景值,C*=1.5mg/L。
(4)TP面积负荷(A4)
由公式(7-1)得:
式中:
Q污水流量,Q=60m3/d;
K——TP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取12;
Ci——TP进水浓度,Ci=2.4mg/L;
Ce——TP出水浓度,Ce=1mg/L;
C*——TP背景值,C*=0.02mg/L;
湿地总面积选取上述面积较大者,即A=748m2;
通过确定下面长宽比的计算取值,面积确定为760.5m2。
7.3.4湿地长(L)宽(W)
湿地长宽比在1:1-90:1不等,我国建议在3:1以下,本次设计取2。
(7-2)
(7-3)
经计算取值,L=39m,W=19.5m。
7.3.5单池面积(AB)和滤床数量(n)
取4个滤床,即n=4。
单池面积为:
(7-4)
长为19.5m,宽为9.75m。
各个滤床之间隔板厚度为0.12m长为15.6m。
7.3.6湿地深度(Dw)
一般须根据所栽种植物的种类及根系的生长深度确定,以保证湿地床中必要的好氧条件。对于芦苇湿地系统处理城市或生活污水时,一般取0.6-0.7m。
本次设计取床深Dw=0.7m。
7.3.7湿地容积(V)
(7-5)
式中:
A——湿地面积,A=760.5m2;
Dw——湿地深度,Dw=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