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上海教科版品生一下第五单元《主题2 美丽的生命》word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春上海教科版品生一下第五单元《主题2 美丽的生命》word教案
活动目标:懂得动植物与人一样,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它们的成长需要得到大家的关爱。
第一课时:可爱的生命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物与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都能够生长,它们的成长需要得到大家的关爱。
2、让学生知道动物植物都有感觉,它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方法保护自己,动物之间也有情感交流。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
2、学生收集动植物生长过程的素材。
活动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导语:上节课,我们走过了“可爱的动物世界”认识了“有趣的植物”,今天,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动植物的生长,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生长的吗?
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活动:
1、课件出示图片。
①??? 鸡的图片。
②??? 稻穗。
2、同学们你们在图片上看到什么?
3、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吗?你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说说。
如:鸡蛋——小鸡——长大的鸡。(素材)
稻谷种子——发芽长成水稻——稻谷 ——米饭
4、播放课件影片:让学生看看它们的成长过程。
5、师指导语:所有动物植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会生长。
6、感受动植物都是有感觉的,它们非常的可爱。
①??? 出示实物:一盆含羞草。
②???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植物朋友,你们来拉拉它们的手好吗?
通过图片,从视觉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简单说说以上两种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这种摸一摸的活动形式,适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在这里体会到动植物所具有的灵性 ,回家也可以与爸爸妈妈一起体会各种动植物的灵性。
这种做法既让家长了解了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又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第二课时:种子发芽了
活动目的:
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月期,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尊重意识,说明一个生命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人们的关爱。
活动准备:
1、各种种子。
2、盒子。
3、各种种子或花果果实图片打印出来贴在袋子上。
4、购买小包装袋子。
活动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导语:同学们,这些动植物多可爱呀,你们想亲手种植一些植物吗?看着自己种植的植物一天天发芽、长大、开花多开心呀?
教师以激励的语言促使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
二、实践活动:
1、出示:要种植的植物图片。如:向日葵、蚕豆等。
2、师指导语:来吧,让我们一起来动手种植我们喜欢的植物吧。
3、要求:
①??? 选择喜欢的植物种子。
②??? 植物的生长需要我们的精心照顾。怎样种植才会生长。
③??? 种植物后每天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把它的成长过程和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④??? 学生动手种植物。
⑤??? 出示:记录植物生长的日记样本。
针对六、七岁孩子的好奇好问、好动手,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培养他们对动植物研究的兴趣,了解一些有关动植物的知识。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亲手种植植物,大家觉得高兴吗?回家可以与爸爸妈妈一起饲养一些小动物,和他们交朋友,看看谁完成最好?
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扩展到课外,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舞台。
附送:
2019春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下第一单元1.1《地球概述》word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是全球篇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尽量引起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动手实验栏目旨在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六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已经对地球上主要的地理景观、国家具备一定的感性了解,此时将知识整合起来,帮助学生对地球整体作进一步的认识可谓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能在图上指出极半径和赤道半径;
根据赤道半径能计算出地球半径的长度;
据图讲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2、方法与过程
运用地球仪、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课本插图,让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
能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
通过课件展示,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地幔、地核)以地球的外部圈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能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从而热爱自己的家园,知道保护生存环境的情感态度,同时体会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重点难点: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模型演示法
板书:
板书: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二、地球圈层
1、内部:地壳、地幔、地核
2、外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后记
【引入新课】
海南有著名的旅游景点“海角天涯”,提问地球上真的存在海角天涯吗?(无)
即然没有海角天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