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后监测治疗专家共识__培训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麻醉后监测治疗专家共识(2014)邵嗣超适用范围 在麻醉恢复过程中,由于麻醉的作用和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易出 现生理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疗。 麻醉后监测治疗的主要任是监测疗疗全麻后苏醒的患者、 镇静镇疼、术后或麻醉手术后全身情况尚未稳定的患者,保障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的安全,改进麻醉后监测质量,改善预后。本专家共识不作为强制性标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或部分采用。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对象住院或非住院患者在麻醉或镇静镇痛下实 施外科手术或诊断性、介入检查或治疗时间在麻醉苏醒和恢复期目的观察和处理麻醉和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为重点的医疗活动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是现代医院麻 醉科的独立医疗单元。③为刚结束麻醉和手术的患者在转 入普通病房、特护病房或 ICU、直接出院回家之前提供监测与治疗①靠近手术室或其他实施麻醉 或镇静镇痛的医疗场所,以减少手术后病情不稳定患者转运时间②需配备专业人员及相关医疗仪器设备 在没有设置独立 PACU 的医院和某些医疗单位,所有接受麻醉或 镇静镇痛的患者都应该在指定区域由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进行麻醉后监测治疗。PACU 的功能医护人员在合作的基础上,应该明确各自的专业范围和职责。指定一名具有执业资格的麻醉科主管医师负责目常管理和监测冶疗。必要时其他麻醉医师和上级医师给予紧急支援和指导。 麻醉科主任或主管 PACU 的负责人决定特殊情况下的协调与快策。 PACU 主管麻醉医师应对其团队进行必要的职责划分,负责在 PACU 拔除气管导管中其他人工气道装置,也可以援权具备资质的医师 实施。PACU 的管理和人员职责 由麻醉科管理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应有患者 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大型医院的 PACU 可设立为独立的护理单元,一般 PACU 也可由 数名护士负责。 护士与 PACU 内床位比一般不 低于 1:3护士的日常工作包括:①PACU 内医疗设施、设备、床位以 及急救药品、 急症气道工具车的准备与日常维护;②接收转入 PACU 患 者,连接监护设备及给氧装置或呼吸机;检查和妥善固定各种导管;③ 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血气分析、血糖检测或其他快速室验室检查;④对 患者重要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危急值的识别、报告,对疼痛的评估;⑤对 患者是否适合转出 PACU 进行初步评估;⑥医疗文书的记录与保管。 必要时应通知外科医师到场,以识别和早期处理可能的手术并发 症;视情况可请其他科医师进行紧急会诊。 PACU 的设置原则(1)应与手术区域紧密相邻,以减少患者转入时间。如有多个独 立的手术室或其他需要麻醉医师参与工作的诊疗区域, 可能需要设置多个 PACU 并配备合适的医护人员和设备。医院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 应考虑将需要麻醉医师参与的内镜检查/治疗室、介入治疗中心等区域 适当集中,以提高麻醉科及 PACU 人员和设备的利用率,保障患者的 安全。(二)规模 平均 PACU 床位与手术与匹配比为 1:(1~3)。 PACU 所需的 床位数与平均手术时间相关,如果以长时间手术为主、患者周转缓慢则 所需床位较少,如以短小手术或日间手术为主则所需床位较多。 (三)工作时间 取决于择期手术的比例、ICU 的收治能力及各医院的人力资源。如 果手术安排许可,晚间 PACU 可以在一定赶时间内关闭,职责由 ICU 部分替代。长时间开放的 PACU 应保证医院人员适当的休息时间。(四)床位 应尽可能采用可移动式的转运床,有可升降的护栏和输液架,且能调整体位。每一床位周围应有一定的空间,以方便工作人员、急救推车 及便携式 X 线机无障碍通过。 床头应配备一定量的电源插孔、 氧气管道 接口、医用空气管道接口、抽吸管道接口、紧急呼救按钮系统及生命体征监护仪。开放式的床位可以更方便观察患者,但应配备床帘在必要时 能保护患者隐私。(五)监护设备 必备的床旁监护设备包括:脉搏氧和度、ECG、无创血压监测、心 电图记录仪、呼吸末二氧化碳、神经肌肉刺激器及体温监测要处于备用 状态,中心手术室的 PACU 至少需有一台麻醉机或呼吸机。根据个体 化评估原则,有些患者或者有些特定手术后可能需要特殊监 测设备, 如直接动脉测压、中心静脉测压、颅内压监测、心排血量测定、某些生化指标检测。应配备足够的便携式监护仪;中心监护站可用于资料的记 录和储存,同时应重视床旁监护仪的使用。 (六)其他设备和设施 心电除颤仪、急救车、困难气道车、超声仪及纤维支气管镜、加温 毯、空气净化装置和消毒装置等。医护人员配备取决于各医院的实际情况和 PACU 的转入标准 1、当 PACU 有一位患者时,应有两名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在场。 2、PACU 主管麻醉医师应没有 PACU 外的麻醉任务。3、带气管导管入 PACU 时,患者需要相应的医护人员监护;如果 进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