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军事理论重点(吐血整理).docx

发布:2017-03-16约4.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军事理论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总结注:红字部分要一字不差地刻进脑子里,黑色部分没有特殊说明的也要记,不过记忆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低于红字。黑色字加括号的了解即可。【★★★★★】表示出在简答大题的可能性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高!!!!!!第一章 中国军事思想第一节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夏、商、西周时期,“天命观”是军事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几本重要的兵书:西周时的两部较系统地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宋神宗时官定的武学教材:《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等……明朝:我国古代首部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孙子兵法》——《计》篇本篇开篇论述慎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接着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战略基本要素:道、天、地、将、法。道——战争的政治要素,指政治优势的获得。百姓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就能舍生忘死,在战争中毫不畏惧。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依赖于政治。特别是战前统一认识、争取民心方面,政治的灵魂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天、地——战场的时空因素,它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冷兵器时代,更是如此。在信息时代,虽然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天时地利在原来意义上对战争的影响,但在新的条件下,它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对战争的影响将以新的样式出现。将——战争的主导因素。孙子把“智”放在第一位,与他强调以谋制胜的总体思想是一致的。这一思想更适合于今天信息化战争对将帅的要求。法——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曲制,即军队的组织编制;二是官道,即各级将吏的责任区分;三是主用,部队的装备及后勤保障。概括起来讲是部队的指挥员与编制装备之间的主客关系,其中包含了军事技术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孙子思想特殊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其共性的一面;既要看到当代战争崭新的发展趋势,又要看到它与古代战争的渊源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孙子兵法中吸取它的精髓。(十二种战法、庙算)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 1. 必须认识和把握规律2. 着眼特点,着眼发展3. 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4. 立足全局,照顾局部,把握重要关节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 1. 兵民是胜利之本2. 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3. 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4. 根据地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5. 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同斗争形式相配合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作战形式。第三节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新时期战争与和平理论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2. 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危险依然存在)3. 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4. 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真正转到和平时期的建设轨迹上来。发展国防科技要坚持自力更生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 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第四节 冷战后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发展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江泽民紧紧围绕着我军“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论述,丰富和拓展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明确指出,实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为:跨越机械化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三点要求) 1. 强军之魂:坚决听党指挥2. 强军之要:能打仗、打胜仗3. 强军之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第二章 战略环境第三节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与祖国统一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特点: 1. 我国边界线长,是世界上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2. 我国周边国家人口众多,是国家人口上亿最集中的地区3. 我国周边战略力量相对集中,是世界核武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增强海洋国土观念:树立海洋权益观念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上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的总称,既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1. 美国对我国安全具有综合性威胁(政治、军事、台湾的战略牵制)2. 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东海、南海海域及岛屿)3. 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中印边界)4. 民族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威胁我国安全(藏独、东突等)(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中国对待核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1. 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2. 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3. 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4. 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