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基础知识-1_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输外源性甘油 三酯 正常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 梗死区破裂口 心包内积血 左心室慢性室壁瘤 主动脉瘤形成→大出血→致命 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m) * * * 然而,事实是,我国的高血压现状并不乐观 , 呈现三高和三低的状况,据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我国高血压患者数已经超过1.6亿,危害性高,同时增长趋势高;与之相对的,是普遍的知晓率低,仅为30.2%,并且治疗率低,也仅有24.7%,同时,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的高血压控制率更低,仅为6.1%,这就意味着在我国还有 1千多万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未达标。 * / 病变 1、胰岛β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减少 2、大、中动脉,微血管变性、坏死、硬化、狭窄 3、肾、视网膜、神经系统等病变 临床表现 主要: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三多一少 可伴腰痛、视物模糊、外阴瘙痒、龟头炎、尿痛、乏力、多汗、心慌、手抖、饥饿、低血糖、皮肤感染等 糖尿病的诊断 (WHO 1999) 1、患者:符合下列标准之一,且次日仍符合者 (1)临床表现﹢随机血浆血糖≥11.1mmoI/L (2)空腹血浆血糖≥7.0mmoI/L(8 h未进食) (3)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2h≥11.1mmoI/L 2、过度状态(高危状态) (1)空腹血浆血糖≥5.6mmoI/L<7.0mmoI/L(IFG) (2)OGTT2h≥7.8mmoI/L < 11.1mmoI/L(IGT) 附: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的分型 (WHO 1999) 1、1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遗传为主) 占5% 、青少年、急、快、重、须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遗传+环境) 占90% 、成年、老年、胖、轻、慢 (环境:不运动、能量过剩、肥胖) 3、妊娠糖尿病 4、其他特殊类型(少见) 危害 1、急性并发症:死亡率高达40% 酮症酸中毒(1型多) 高渗性昏迷(老人多) 2、慢性并发症:亦可死亡、或致残 [] 血管病变(冠心、高血压、脑卒中、下肢 坏疽[糖尿病足]) [] 微血管病变(致盲、肾衰) [] 神经病变 [] 代谢综合症(TG↑、HDL↓、BP↑、FPG↑) 糖尿病的现况 流行特征 1、患病率高:2.6%/2346万 (02年\18岁以上) 1,715万空腹血糖受损者 2、发病率逐年增高趋势:10-15年后可能出现高峰 3、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4、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年轻化趋势 5、体力活动少者高于体力活动多者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遗传 2、超重、肥胖 3、体力活动不足 4、膳食不平衡 防治策略及措施 三级预防并重 1、一级预防 对象:一般人群; 目的:防发生 措施:危险因素干预 1、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适当运动 3、合理膳食 4、戒烟限酒 2、二级预防 对象:高危人群 1、IFG、IGT、A1C 5.7~6.1% 2、家族史(双亲或同胞) 3、超重、肥胖 4、分娩巨大儿的妇女(出生体重≥4kg) 5、高血压等心血管患者 6、HDL≤0.91mmoI/L和(或) TC≥2.75mmol/L 7、少运动、45岁以上 目的:防发展 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筛检-P454 筛检方法: 1、OGTT 2、FPG 3、指尖血血糖 筛检周期: 1、45岁正常人3年一次 2、高危人群每年一次OGTT、FPG 3、三级预防 对象:患者; 目的:防并发症 措施:个性化、系统化健康管理; 随访: ⑴ 监测血糖、血脂、血压 ⑵ 评估疗效,调整方案 ⑶ 指导饮食、运动、减肥,督促实施 ⑷ 并发症的定期检查 概念 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脂肪细胞体积、数量↑,体脂/体重↑, 全身/局部 单纯性——95% 病理性——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