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国际交流中心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孔子学院国际交流中心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一:XX大学国际教育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学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XX大学国际教育园区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编制单位:XX大学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项目建设单位
1.1.4 项目简介
1.1.5 项目建设地址
1.1.6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1.7 项目建设期
1.1.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源部(2008年);
2、《四川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5、当地基本建设有关规定;
6、其他设备依据询价确定。
7、国家有关学校建设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
8、项目建设单位、当地政府提供的相关资料;
(二)编制范围
项目编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估、风险分析等方面。
1.3 结论及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成都市推进建设“全域开放”的充分国际化城市
经济全球化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空间格局,强化了城市间的联系和分工,促进了全球网络体系和等级体系的形成,全球网络体系的极化作用加剧,世界城市成为全球经济管理控制中心。在经济全球背景下,中国必将进一步扩大开放,这必然会推动一批城市发展成为国际
化城市。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和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时期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建设国际化城市是成都通向世界之门。日益增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完善的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广阔的市场腹地、良好的发展基础让成都极具比较优势,有助于成都发挥优势,加快国际化进程。
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对成都的战略定位和省委、省政府对成都的发展要求,立足成都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2012年1月10日,省委、省政府要求,要坚持走开放发展之路,把成都建设成为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为四川建设内陆开放主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月13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中共成都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成都要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步伐。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认真落实“五大兴市战略”,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跃升性发展。
9月24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成都首次出台的《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2012-2016年)》,这标志着成都国际化建设首
次有了具体的行动指南。
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和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并提出“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成都市正围绕“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加快产业领域和市域空间的全面开放,努力把成都建成西部地区对外交流的门户城市,建成全国和全球产业、资本、人才汇聚西部地区的首选之地。
2.1.2 成都市领导殷切希望XX大学办成国内知名综合大学
2013年9月6日上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到XX大学走访慰问师生,就学校情况进行调研。
通过实地走访,黄新初书记了解了学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建设与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及科研等工作的情况,肯定了XX大学的成绩,并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教师师德建设、大学生实践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校政企合作平台建设等工作做了指示:成都确立了“两个跨越”,也就是“由副省级城市‘第二方阵’向‘第一方阵’跨越、由全民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跨越”的奋斗目标。强国必先强教,兴业必先兴才,无论是“强国梦”,还是“强市梦”,根本支撑都是“兴教梦”。
黄新初书记希望XX大学要肩负起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始终高
篇二:XX大学国际教育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大学国际教育园区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编制单位:XX大学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项目建设单位
1.1.4 项目简介
1.1.5 项目建设地址
1.1.6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1.7 项目建设期
1.1.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源部(2008年);
2、《四川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