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7T 2066-2012 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规程.pdf

发布:2025-03-17约1.01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40

B6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066—2012

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onstructionofthehigh

standardfarmlandshelterbeltnetwork

2012-03-08发布2012-04-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066—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景伟、李传荣、王月海、胡丁猛、韩友吉、任飞、王卫东、程鸿雁。

I

DB37/T2066—2012

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的术语定义、结构配置、造林技术、栽植技术、幼林抚育管护、

更新改造、检查验收和档案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与经营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

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37/T219-1996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田林网farmlandshelterbeltnetwork

大面积耕地上由许多垂直相交的主副林带构成的方形林网,其防护效果显著优于单条林带,而窄林

带小网格的防沪效果又显著优于宽林带大网格的。

3.2

高标准农田林网highstandardfarmlandshelterbeltnetwork

以保障农业高产稳产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多种效益为主要目的,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充分利用

道路、河道、沟渠进行规划设计和营造的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高效益的农田林网。具体体现为林

网布局科学化,网格面积标准化,林带结构合理化,造林树种良种化,苗木规格标准化,造林技术规范

化,抚育管理常态化等。

3.3

主林带shelterbelt

农田林网中面向主要害风方向、对风害起主要防御作用的林带。主林带一般由4~8行乔木与灌木组

成,带宽8~12m,带间距离一股是树高的15~25倍。

3.4

1

DB37/T2066—2012

副林带auxiliaryshelterbelt

林网中垂直于主林带的林带,起防御次要害风、增强主林带防护效果的作用。一般由3~6行乔木和

灌木组成,宽4~8m,带距300~500~1000m,视耕地规划和机耕要求等具体情况而定。

3.5

林带结构structureofshelterbel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