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沥青路面设计详解.ppt

发布:2016-04-04约1.05万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4章 沥青路面设计 14.1 概述 14.2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 14.3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14.4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补充 设计软件应用 后节 本章小结 第14.1节 概述 一、设计任务:确定技术经济合理的路面结构,使之能承受交通荷载与环境因素的作用,并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处于设计状态。 设计内容: 第14.1节 概述 二、设计原则 第14.1节 概述 第14.1节 概述 四、交通等级 1.设计年限 2.轴载 标 准 轴 载 车 第14.1节 概述 第14.1节 概述 第14.1节 概述 第14.1节 概述 3.设计年限内累计交通量 第14.1节 概述 例题:根据下表提供的资料进行路面结构设计的交通量轴载换算, 并分别适用于沥青路面设计和刚性路面设计(沥青路面设计寿命为15年, 刚性路面设计寿命为30年), 要求分别列出计算公式, 列表计算轴载换算系数和计算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第14.1节 概述 第14.1节 概述 4.交通等级 第14.2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 第14.2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 轴对称弹性体: 几何形状、约束条件、承受荷载都对称于某轴(通过该轴的任意平面均对称),并且所有的应力、应变和位移也对称于该轴。变量只与r和z相关,与θ无关。 通常采用柱坐标系 第14.2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 联合上述方程求解: 分离变量法、汉克尔变换法 第14.2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 联合上述方程求解: 分离变量法、汉克尔变换法 第14.2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 双层连续体系: 第14.2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 第14.2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 二、主应力计算 第14.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一、结构组合的原则: (一)适应行车荷载作用的要求 第14.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第14.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三)考虑水温状况的影响 第14.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四)适应复杂受力条件 第14.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五)顾及各结构层结构特性与相邻层次的互相影响 第14.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第14.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第14.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三、基层结构推荐 第14.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四、垫层结构推荐 防水垫层、排水垫层、防污垫层、防冻垫层 第14.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第14.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第14.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第14.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第14.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第14.4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作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应进行层底拉应力的验算。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尚须进行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剪应力验算。 第14.4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一、设计指标与极限标准——1.设计指标 第14.4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1.轮隙中心处(A点)路表计算弯沉值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 第14.4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二、路面结构厚度设计方程式与设计参数 1.设计弯沉 第14.4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例题:某新建一级公路,已知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载作用次数为3200000次/一车道,公路等级系数A2=1.0,面层类型系数As=1.0,基层类型系数Ab=1.6,试计算路面的设计弯沉值ld=? (0.01mm) 第14.4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例题:某地拟造一条一级公路,路面结构如图,根据交通量调查与计算,路面竣工后第一年双向交通量BZZ-100标准轴载日平均作用次数2300(次/日),交通量增长率r=8%,车道系数取0.5,试确定该路面结构的设计弯沉值ld。 第14.4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解: 第14.4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路面竣工验收指标--竣工弯沉 第14.4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3.弯沉综合修正系数 第14.4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第14.4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5.路基回弹模量 第14.4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例题:不利季节,在某土基上用D=30cm的承载板作加荷-卸荷测定,实测数据见下表,试计算该测点土基的回弹模量。(按1mm前的应力、变形线性回归值计算) 第14.4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第14.4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四、新建沥青路面厚度计算示例P402-407 七步 根据设计任务确定:计算设计年限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确定交通量、面层类型;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