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其他施工方法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1、人工挖孔灌注桩 四、灌注桩其他施工方法 1)基本原理 在桩位采用人工挖掘方法成孔(或桩端扩大),然后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为基桩。 2)优缺点 成孔机具简单,作业时无振动、无噪声; 可按要求分组作业,多根桩同时作业,施工工期短; 便于清底,孔底虚土能清除干净,施工质量可靠; 便于检查孔壁和孔底,可以核实桩孔地层土质情况; 桩径和桩深可随承载力的情况而变化; 桩端可以人工扩大,以获得较大的承载力; 可下人捣实,混凝土灌注质量较好,劳动力便宜,造价低 优 点 劳动条件差,施工文明程度低 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混凝土用量大 缺 点 3)适用范围 地下水的水量大,且难以抽水的地层; 有松散砂层,尤其是在地下水位下有砂层; 有连续的极软弱土层; 孔中氧气缺乏,或有毒气发生的地层。 人工挖孔宜在地下水位以上(或降水后)施工,适用于人工填土层、粘土层、粉土层、砂土层、碎石土层和风化岩层,也可在黄土、膨胀土和冻土中使用。 不适用情况 4)人工挖孔桩的桩身构造 a.桩长与桩径 桩长不易超过25米 桩长小于8米时,桩径不应小于0.8米;桩长在8至15米之间时,桩身直径不小于1.0米;桩长为15至20米时,桩身直径不小于1.2米; D2d,加宽部分b与高度h之比取决于地质条件,岩层b/h不宜大于1/2;土层b/h不宜大于1/4 D d b h b.护壁形式 砖护壁; 混凝土护壁; 钢套管护壁; 波纹钢模板护壁。 只有极少数地层条件特别好,孔深又不大的孔可不采取护壁措施外,一般都应采取护壁措施。 外齿式护壁 内齿式护壁 混凝土护壁起着护壁与防水双重作用,上下护壁间搭接50~70mm,护壁通常为素混凝土。 当桩径、长较大或土质较差,有渗水时应在护壁中配筋。 混凝土护壁厚度,一般由地下最深段护壁所承受的土压力及地下水侧压力确定,地面堆载影响不计。 抗塌孔作用更好,并可增大桩摩阻力。 t-护壁厚度 k-安全系数 N-作用在护壁上的压力 p-作用在护壁上最大的压力 d-桩孔直径 fc-混凝土抗压强度 护壁厚度计算: 护壁的混凝土强度采用C25或C30,厚度一般为10~15cm,加配钢筋可采用6~9mm光圆钢筋。 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宜高出地面20cm,用于挡水和定位 混凝土护壁 钢套管护壁,可用于流砂层、地下水丰富的强透水层或承压水地层 桩位测量定位并构筑井圈后,用打桩机将钢管强行打入土层,一直打入不透水层,在钢套管的保护下,进行人工挖孔和底部扩大孔。 桩孔挖掘结束,吊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结束后,立即拔出钢管。 钢套管护壁 c.桩间距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人工挖孔桩的最小桩间距不小于2.5d,且不小于4.5m;当采用跳挖办法进行施工时,桩距可小于2.5d,但桩净距(含护壁)应不小于1m。 人工挖孔桩护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5。 安全有保证时,桩间距可不按上述参数选用 用这种方法挖孔,直径为1.6m的桩每天可挖深10m以上,直径1.3m的桩每天可挖深15米。 5)人工挖孔桩的施工 a.施工机具 电动(或手动)葫芦和提土桶 护壁钢模板 潜水泵 鼓风机和送风管 镐、锹等 应急软爬梯 混凝土浇筑机具 照明器材 b.施工工艺 放线定桩位 开挖土方: 分段开挖,分段高度一般为0.8—1.0m,以土体自稳能力定 测量控制 桩位轴线采用在地面设十字线控制网,基准点。安装提升设备时,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线一致,以作挖孔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 支设护壁模板 模板高度取决于分段开挖深度,一般为1.0m,由4—8块活动模板组成。护壁支模中心线控制: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至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控制中心点位置,用尺杆找圆周,然后由基准点量测孔深。 设置操作平台 在模板顶设置平台,平台可由角钢或钢板制成半圆形,用来搅拌和灌注混凝土。 灌注护壁混凝土 拆除模板继续下一段的施工 护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便可拆除模板,一般常温下为24小时,再开挖下一段土方,然后继续支模灌注混凝土,如此循环,直到挖至设计深度。 钢筋笼沉放 可用小型吊运机具或汽车吊进行吊放。 混凝土灌注 灌注前再次测量孔内虑土,超过要求应进行清理,大直径桩混凝土应分层灌注分层捣实,每层高度不超过1.5m。直径较小的桩距地面6m部分利用混凝土的下冲力密实,6m以内则应分层捣实。 c.挖孔注意事项 开孔孔圈中心线和桩的轴线重合,其与轴线的偏差不大于20mm,同时第一节护壁比下面的护壁厚100~150mm,并应高出地表200mm; 桩的垂直度、桩径应每段检查,发现偏差,随时纠正,挖至持力层时,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对岩土性进行鉴定,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停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