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团县委半年工作汇报 .pdf

发布:2025-03-19约8.0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团县委半年工作汇报--第1页

团县委半年工作汇报

一、县情概况

依兰县西距哈尔滨市251公里,东距佳木斯市76公里。

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脉三山聚首之地,松花江、

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四水交汇之处,幅员面积分布于松

花江南北两岸、牡丹江东西两岸,地貌结构为“五山一水四

分田”,总面积4616平方公里,实有耕地345万亩。辖6镇

3乡、132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1991年因“哈依煤气”

而由佳木斯市划归为哈尔滨市所辖。

依兰历史悠久,是黑龙江省六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唐

代设铁利府,是史料记载的黑龙江省乃至全东北最早、最古

老的城镇之一,是渤海国建制设府之所。辽灭渤海后,沿松

花江下游两岸依次形成了生女真五大部落集团,史称五国部,

依兰称“越里吉”又名“五国头城”。1125年,金以北宋毁

约不及时出兵灭辽为由,发动了“靖康之变”。1126年将宋

徽宗、宋钦宗及皇后、皇妃、皇子、公主、驸马、宫女、大

臣等14000余人劫掠到金国。1130年徽钦二帝被押至五国城,

开始了“坐井观天”的囚禁生活,依兰便成了“伏龙”之地。

依兰原名“三姓”,是满语“依兰哈喇”的汉译,“依兰”即

三,“哈喇”为姓。依兰是满族的故乡,既是金代完颜皇室

祖先勃兴之所,又是清代爱新觉罗氏祖宗发祥之地。明清时

团县委半年工作汇报--第1页

团县委半年工作汇报--第2页

期享有“声闻塞北三千里,名贯江南十六州”之美誉。

二、全县共青团组织概况

全县共有青年7万余人,其中团员10,110人。全县下

设33个基层团委,24个基层团总支,辖634个基层团支部。

全县团委书记平均年龄36周岁。团县委机关共有行政编制4

个,目前在编在岗4人。具体职位设置是:书记1名,副书

记1名,干事2名。内设两个职能部门:组宣办(组织、宣

传、办公室)和青年部(城乡、学少、权益部)。团县委下

辖依兰青少年宫,青少年宫编制7个,现在职4人。XX年以

来,依兰团县委连续5年被团市委授予“哈尔滨市红旗团委

标兵”荣誉称号。

三、前阶段工作完成情况

年初以来,团县委在县委和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

团省、市委的工作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

色、叫响品牌,创造性地开展共青团工作,推动了共青团各

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化载体活动,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紧紧

抓住纪念建党90周年、建团89周年、五四运动92周年等

契机,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载

体活动,努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在3

月5日,组织全县各中小学团员青少年集中开展“弘扬雷锋

精神、参与志愿服务”主题系列活动;在4月5日清明节到

团县委半年工作汇报--第2页

团县委半年工作汇报--第3页

来之际,组织全县10所学校的教师及学生代表共计500余

人到县革命烈士陵园,集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幸福

生活”祭扫烈士墓主题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月10日,在县第三中学举行“我

与祖国共奋进、我与依兰同发展”主题团课活动;在“六一”

前夕,联合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少先队组织中开展

“鲜红领巾太阳花,四好少年心向党”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

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安排部署全县少先队组织在“六一”

当天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日活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