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造林密度和种植点的配置.ppt

发布:2025-03-20约1.56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201应以树冠最大发育程度来确定其密度,提倡密植经济林农田防护林与林分结构(透光系数)有关,疏透结构不宜太大;紧密结构大水土保持林:密度大固沙林:以控制就地起沙为原则防护林01040203阳性树种、生长迅速树种:密度小如杨、落叶树耐阴的、初期生长慢的:密度的如云杉、侧柏干形通直、自然整枝良好的:宜稀;否则,宜密如杉木檫木如马尾松栎树冠庞大的树种,稀植;窄冠树种密植二、树木的生物学特性我国主要造林树种的造林密度树种造林密度(株/亩)树种造林密度(株/亩)杉木100—300油松330—660柳杉160—200云南松440—660水杉30—110侧柏300—660红松200—266柏木300—660马尾松240—660水曲柳290—440湿地松100—150刺槐160—300Ⅰ—214杨20—30香椿160—200箭杆杨30—80大麻黄100—167沙兰杨30—80毛竹20—35毛白杨30—60油茶70—80泡桐6—30核桃10—80桉树100—200文冠果80—167麻栋300—400三年桐50—60樟树100—150千年桐10—20楠木167—200乌桕15—20□树50—60板栗10—20木荷200—240橡胶28—35落叶松167—440漆树30—60立地条件好:稀植立地条件好:密植传统观点立地条件好:密植立地条件好:稀植现代观点三、立地条件交通不便,劳力缺乏的地区,小径材不能充分利用,培育过程中没有条件间伐,所以应以稀植01交通方便,缺材少林地区,小径材的需要量很大,则稀植02林农间作,稀植03四、经营条件造林技术与造林密度造林技术措施的加强,可以显著地改善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造林密度也可以小些。第十五章造林密度和

种植点的配置造林密度的作用确定原则配置形式01造林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02造林密度不同关系到今后形成什么样的群体结构03群体结构——是指森林的各组成成份的空间分布格式,它是森林植物和环境之间以及森林植物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第一节造林密度的意义意义:通过调整密度使其始终保持合理的密度1、决定人工林的产量和效益2、调整林分的实质速度密度过大:密度过大:第二节造林密度的作用规律一、对冠幅生长的作用1.造林初期2.密度大的林分密度小的林分3.随着密度增加,平均冠幅减小3241不同树种对密度的反应不同如:耐阴树种弱顶端优势对林分平均高影响不大不同立地上对密度的反应不同如:湿润干旱其作用取决于密度范围二、对树高生长的作用通过冠幅而发生作用,冠幅与直径生长成正相关01CW=0.6348+0.2481*D02在有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越小03三、对胸径生长的作用不同时期影响不一样幼林:成林后:不同树种对密度的影响不一样阳性树种:耐阴树种:四、对单株材积生长的作用经营目的用材林原则上初植密度应该大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适量间伐,调节其密度大径级:密度小中、小径材密度大薪炭林薪炭材:密植第三节确定造林密度原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