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生说谎行为的调查分析.pdf

发布:2015-09-13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30 卷 第 5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 Vol. 30 No.5 2008 10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 EDITION Oct. 2008 大学生说谎行为的调查分析 王 丽,胡英君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大学生的说谎行为,从说谎的对象、说谎的内容、说谎的动机、说谎的情绪以及说 谎的回馈等方面探讨大学生说谎行为背后的系列因素。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倾向于对长辈说谎,他们更多的是 为了利益(包括他人和自我)或逃避惩罚而说谎。说谎之后近 80 %的学生体验到负向情绪,但很多人仍会为了 某种利益而再次说谎。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说谎;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8 )05 0107 04 一、引言 说谎现象是人类生活最常见,也是最受争议的话题之一。从目前有关说谎的研究来看,心理学 家集中探讨了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说谎的技能水平以及说谎所涉及到的一些相关因素(如说谎与 认知、说谎与心理理论等)。[1~3] 目前,很少有学者着重探讨大学生的说谎行为。曾有大学生坦言: [4]在一些高校周围的复印店里,常常可以发现一些学生把 “生活需要谎言”、“生活因谎言而精彩”。 其他同学的各种荣誉证书改头换面加以复印,变成了自己的“辉煌经历”,并堂而皇之地交给应聘单 位。[5]这类学生把“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的道德原则远远抛在了脑后。针对这种现象,探讨大学 生说谎行为表现、动机、主观感受以及说谎后所得到的回馈等问题,有利于我们深层次揭示大学生 说谎心理的状况,并据此能够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浙江省某高校的大学生为主,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发放问卷共 250 份,回收 231 份 问卷,有效率为 92.4%。样本的平均年龄为 20.79 岁。 (二)资料搜集方法 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出自台湾学者蔡佩珊的硕士论文。[6]选取该问卷中的 5 份分问卷, 分别是说谎的对象问卷、说谎的内容问卷、说谎的动机问卷、说谎的情绪问卷、说谎的回馈问卷。 其中动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值为 0.681 ,情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值为 0.995 ,回馈问卷 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值为 0.659 。在效度方面,各个分问卷每道题目其主要因素的因子负荷量均在 0.50 以上。因此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问卷各项目均有“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和 “非常同意”4 个选项。由于本研究侧重于分析对题项的赞同率,我们把回答“非常不同意”和“不 同意”划为一组,把回答“同意”和“非常同意”划为一组,问卷由调查人员核实后进行编码,利 用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说谎对象的分析 当问及“你经常对谁说谎?”时,大学生更倾向于对长辈(如父亲、母亲和老师)说谎,对母 收稿日期 第一作者简介:王丽(1981 ),女,浙江嵊州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助教。 108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8 亲说谎的比例最高,占到了 20.3% 。对朋友和兄弟说谎的人最少。而对同学说谎人数比例要高于对 朋友说谎的人数比例(见表 1 )。 表 1 说谎对象的人数分布 (% ) 说谎对象 父亲 母亲 兄弟 姐妹 老师 同学 朋友 合 计 11.7 20.3 8.7 9.1 17.3 16.5 6.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