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核保护指南 2020国家标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31.200
L 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XXXXX—XXXX
知识产权(IP)核保护指南
Intellectural property(IP) core protection guideline
(征求意见稿)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GB/T XXXXX—XXXX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IP 核保护方案概述 3
5 法律保护方案 4
5.1 概述 4
5.2 专利 4
5.3 版权 4
5.4 商业机密 5
5.5 集成电路布图保护方案 5
6 技术保护方案 6
6.1 概述 6
6.2 加密技术 6
6.3 抽象模型保护方式 6
6.4 可编程SRAM 型FPGA 器件 7
6.5 反熔丝可编程FPGA 器件 8
6.6 化学保护 8
7 加密保护 8
7.1 概述 8
7.2 加密方式 9
7.3 加密算法 9
7.4 密钥长度 10
7.5 EDA 工具的作用 10
7.6 IEEE std 1735 标准实现方法简介 12
7.7 密钥安全管理 12
8 探测跟踪方案 13
8.1 概述 13
8.2 标注和跟踪 14
8.3 数字签名 14
8.4 数字水印 14
8.5 数字指纹 16
8.6 检测机制 1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18
I
GB/T XXXXX—XXXX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集成电路分技术委员会(SAC/TC78/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立伊、付方发、王永生、王进祥、来逢昌、尹勇生、杜高明、李锟。
II
GB/T XXXXX—XXXX
知识产权(IP)核保护指南
1 范围
系统级芯片(SoC)采用基于重用的设计方法学,这种新的设计模式就是重用现有的集成电路知识
产权(IP )核来构建更大的系统,这样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上市时间。基于IP核的设计带来
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知识产权泄露的风险。往往SoC设计方可能不会拥有所需的所有IP核,需从第三
方购买,因此IP核在购买和使用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侵犯IP核提供者权力/利益的事件发生,从而造
成损失。缺乏有效的IP核保护方案成为工业界采用设计复用提高设计生产率的主要障碍。因此为避免此
类事件的发生,需要对IP核进行保护。IP核的保护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性,IP核拥
有者可根据IP核的价值、保护方案的难易程度,及保护后对后续集成流程的影响程度来选择保护方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