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淋巴细胞等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功能: ⑴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识别天然、游离抗原; ⑵将抗原内摄处理。 2. CD79a/CD79b(Igα/ Igβ)—初级信号传导分子 功能: 1.向胞内传递BCR获得的第一信号 2.参与mIg的表达与转运 (二)辅助受体: 1.B细胞活化性辅助受体 CD19/CD21/CD81(/CD225) 功能: 加强第一信号传导。 (二)辅助受体: CD72的功能: 对B细胞的调节具有双向性。 1.CD40 2.CD80/CD86 3ICAM-1, LFA-1,LFA-3等 (四)有丝分裂原受体: (五)其他表面分子: 1.补体受体 CR1—CD35,C3b/C4b受体 CR2—CD21,C3d受体,EB病毒受体 FcγRⅡ-b,即CD32 ⑴与Ic中的IgGFc段结合,有利于B细胞捕获抗原。 ⑵EA花环实验,鉴定B细胞传统方法。 (一)B-1:表达CD5,发育在先 仅表达mIgM; 产生IgM; 介导肠道粘膜非特异免疫。 (二)B-2:不表达CD5 表达mIgM和mIgD; 可产生各类Ig; 主要介导体液免疫。 (一)产生抗体: (二)提呈抗原: 是再次应答的主要APC (三)分泌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参与造血过程 分布: 在外周血中占10-20%、淋巴结中占25%、脾脏中占50%。 多能造血干细胞→定向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 祖B细胞 ↓ 前B细胞 ↓ 不成熟B细胞 ↓ 成熟的B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一类具有自发细胞毒活性的细胞,属于天然免疫系统。其杀伤活性无需抗原致敏,也不依赖抗体或补体协助,并且无MHC限制性。 一、表型为CD3-、CD56+、CD16+。 二、无记忆功能,以非MHC限制形式杀伤靶细胞,并分泌细胞因子。 三、主要作用是抗肿瘤、抗病毒、抗胞内细菌感染、抗真菌和免疫调节。 (1)KAR (killer cell activation receptor) 即杀伤细胞活化受体 识别异物抗原,产生活化信号。 (2)KIR (killer cell inhibitory receptor) 即杀伤细胞抑制受体 识别自身MHC-I类分子,产生抑制信号,形成自身耐受。 NK细胞识别正常细胞 概念: 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转运至细胞表面供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的一类免疫细胞。 1.专职性APC(professional APC) 能组成性表达MHC-II类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包括DC、Mφ、B细胞等。 2.非专职性APC (non-professional APC) 能诱导性地表达MHC-II类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包括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活化的T细胞等。 概念: 抗原被APC摄取、加工、处理,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转运至抗原提呈细胞表面,供TCR识别的过程。 摄取抗原方式:胞饮、内吞、吞噬 1.外源性抗原的提呈: 2、内源性抗原的提呈 在机体抗微生物感染和脂类抗原的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概念: 机体受Ag刺激后,T、B淋巴细胞对Ag进行特异性识别,继而活化、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产生效应分子抗体,并表现出一定生物学作用的过程。 特点: 特异性、记忆性、可转移性。 复 习 思 考 题 1.名词解释: NK 细胞、APC、抗原提呈、 professional APC、SmIg 2.简述B细胞表面的主要分子及其功能。 3.B细胞的主要功能有那些? 4.试比较T细胞和B细胞主要表面分子 5.NK细胞通过哪些方式杀伤靶细胞?怎样识别正常组织细胞及病毒感染细胞与肿瘤细胞? 6.APC可通过哪些途径提呈抗原? 抗原肽转运体 泛素化 去折叠 内源性抗原 (伴随蛋白) 途径:胞质溶胶途径或MHC-I类途径 CD8+T细胞 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 MHC-Ⅰ CD1 3.CD1参与的提呈途径: CD1 (APC) + 微生物脂类Ag (如DN、DP、NKT细胞等) CD1限制性T细胞 概 述 免 疫 应 答 (Immune response, IR) 一、分类 固有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正免疫应答 负免疫应答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 Ag进入 机体 APC 提呈 T细胞 识别 识别阶段 活化、增殖、 分化阶段 B细胞 识别 浆细胞 Ab 效应阶段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T辅助或不辅助 效应 T细胞 三、基本过程 医学免疫学 第三篇 免疫细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