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docx
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公路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接的所有公路工程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的公路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
3.依据文件
本制度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定。
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1.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决策、领导和协调。
2.项目经理职责
-项目经理是项目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工程质量负总责。
-负责组织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并确保有效实施。
-组织资源配置,保证质量管理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定期召开质量会议,分析解决质量问题,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3.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
-负责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质量保证措施。
-指导施工人员正确施工,解决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
-组织技术交底,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点进行监控。
-参与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对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4.质量负责人职责
-负责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制定质量检验计划和检验标准。
-组织质量检查和验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
-对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
-负责质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5.各部门职责
-工程技术部门:负责施工技术指导,编制施工技术文件,解决施工技术问题,参与质量检查和验收。
-物资设备部门:负责物资采购和设备管理,确保物资和设备符合质量要求,提供质量证明文件。
-施工班组职责: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对施工质量负责。及时整改质量问题,接受质量检查和验收。
三、质量目标与计划
1.质量目标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X]%以上。
-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减少一般质量事故。
-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的质量验收规范和标准要求,满足设计文件规定。
2.质量计划
-根据项目特点和质量目标,编制详细的质量计划。质量计划应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检验计划、质量问题处理程序等内容。
-质量计划应经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实施,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四、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
-图纸会审: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审查图纸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理性,提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
-技术交底: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应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形成书面记录。
-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检验:物资设备部门应按照规定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施工场地和条件准备:确保施工场地具备施工条件,如场地平整、通水通电、临时设施搭建等。对施工用水、用电进行检测,保证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2.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不得擅自更改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质量检验制度: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检验。施工班组应进行自检,施工管理人员应进行抽检,质量负责人应进行专检。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质量控制点设置: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设置质量控制点。对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工程质量。质量控制点应包括原材料检验、地基处理、路基压实、桥梁结构施工、路面基层和面层施工等。
-施工过程记录: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施工记录,包括施工日志、质量检验记录、试验检测报告等。施工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能够反映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
-质量问题处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质量问题处理应遵循三不放过原则,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