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中考物理专题练习《声现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1
2016年中考物理专题练习《声现象》
一.选择题
1.(2015?无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 )
A.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
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
2.(2015?菏泽)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3.(2015?山西)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2015?新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5.(2015?百色)端午节龙舟赛是我市传统比赛项目之一.龙舟赛中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声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音色
C.鼓声震耳欲聋,是鼓声的音调高
D.观众是依据响度来辨别鼓声和呐喊声的
6.(2015?广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7.(2015?桂林)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7题 8题 9题
8.(2015?宜昌)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9.(2015?常州)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0.(2015?邵阳)“小明,上学去喽!”.正在吃饭的小明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刚在喊他,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征判断出来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1.(2015?郴州)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交谈时应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这里的“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2.(2015?德州)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3.(2015?长沙)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13题 14题 15题
14.(2015?资阳)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15.(2015?成都)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16.(2015?连云港)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