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监控技术建议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1.概述
2.施工监控目的
3.施工监控系统
3.1 施工控制的技术依据
3.2 施工控制的内容
3.3 现场施工监控组织机构的建议
3.4 施工监控质量保证体系
4.施工监测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4.1 施工挂篮静力荷载试验
4.2 砼弹模、容重的测定和收缩、徐变系数的确定
4.3 高桥墩承台沉降不均观测
4.4 主跨结构施工监测
4.5 主跨结构施工监测
4.6 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的测定
5.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径
5.1 主跨在施工过程中及成桥后的结构分析
5.2 施工控制误差分析
5.3 主跨结构设计参数识别
5.4 结合控制的实时跟踪分析
5.5 施工控制软件
6.连续刚构结构分析理论及施工控制计算
6.1 概述
6.2 施工控制计算
7.施工控制方法
8.工作进度安排
8.1 准备工作
8.2 仪器设备的安装
8.3 监控系统运行、监测
9.人员安排
10.服务承诺及需要甲方协调等有关事项
10.1 服务承诺
10.2 需甲方协调工作及提供的工作条件
11.技术建议
1.概述
某某大桥全长为589米,主桥为90m+2×160m+90m预应力砼连续钢构,终点岸2孔40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主桥箱梁在墩顶0号块处设置厚度为2.5m的横隔板,在边跨端部设厚度为1.6m的横隔板。箱顶设2%的单向横坡。箱梁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按全预应力结构设计。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Ⅰ
悬臂施工法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主要施工方法。对于分节段悬臂浇筑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来说,施工控制就是根据施工监测所得的结构参数真实值进行施工阶段计算,确定出每个悬浇节段的立模标高,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的成果对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并对下一立模标高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合拢前两悬臂端标高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成桥后桥面线形以及结构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通过施工过程的数据采集和严格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合理和安全、稳定,为大桥安全顺利建成提供技术保障。
2.施工监控目的
对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从基础施工到通车运营,主要经历了下部施工、主梁悬臂施工、全桥合拢及桥面系施工等环节。尽管按照现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主梁各施工阶段的变形值及预拱度,但结构的实际变形却未必能达到预期结果,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如设计计算所采用材料的力学参数(弹性模量、设计强度、收缩徐变系数等)、截面尺寸、施工荷载等与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表现的相应参数不完全一致,或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立模误差、测量误差、预应力张拉测试误差等,使得实际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状态不可能与设计状态完全一致,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表现为非平稳的随机过程。上述偏差随连续刚构桥悬臂段的不断伸长而逐渐积累,如不加以控制及调整,主梁标高将显著的偏离设计目标,造成合拢困难,并影响成桥的内力及线形。
桥梁施工监测与控制是对施工中的主要环节及过程进行监测与控制,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处于安全状态,以及根据结构的实际状态,对利用各种测试及监测手段获取的数据进行跟踪修正计算,给出后续各施工阶段的标高及内力反馈数据,用以指导和控制施工过程,保证桥梁线形及内力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大跨径桥梁,必须及时纠正实际施工状态与设计理想状态之间的误差,需要采用反馈控制或自适应控制方法,才能使线形及内力最大限度的接近设计理想状态。反馈控制和自适应控制都是建立在结构已施工部分的大量实测数据基础之上,这些实测值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各块段应力、标高及温度等。对实桥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不仅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而且可以为丰富设计理论、完善施工技术及保证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结构应力(包括混凝土应力、钢筋应力等)监测是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施工过程的安全预警系统。连续刚构桥结构某指定点的应力,随着施工过程的推进其值不断变化,在某一时刻的应力值是否与分析(预测)值一致,是否处于安全范围是施工控制必须关心的内容,解决的办法就是监控。一旦监控发现异常现象,就应立即停止施工,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因此,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施工,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内力和变形进行实时监控,对有关控制参数加以调整和控制,以保证成桥状态最大程度的接近设计期望值,使设计和施工高度耦合。
3.施工监控系统
对于悬臂施工的大跨径桥梁结构,随着施工过程的不断进行,桥梁结构的荷载状态、环境温度、湿度不断变化,结构内力和变形也不断变化。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可靠,为了保证成桥后的线形及内力最大限度的接近设计理想状态,必须对每一施工阶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结构变形、结构应力加以控制,确保施工过程或经过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