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伤亡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伤亡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
一、在脚手架上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案例 1
二、在脚手架上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2
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自我保护能力差,冒险违章作业。 2
2.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 2
3.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使用前未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 2
4.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不全面,安全技术交底无针对性。 2
5.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3
三、在脚手架上发生伤亡事故的预防措施 3
2 严格执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有关规范和要求。 3
(1)脚手架作业层防护要求 3
(2)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4
(3)剪刀撑设置要求 4
(4)横向水平杆设置要求 4
(5)脚手架拆除要求 5
3,脚手架构配件材质的检查,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 5
4.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
5.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 7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7
据统计,1996年-2002年,河北全省共发生建设职工因工伤亡事故179起,死亡205人,重伤54人,其中在脚手架搭设、拆除过程中和作业时发生的4级以上事故28起,死亡29人,重伤4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的15.6%、14.1%和7.4%,其中绝大多数为高处坠落事故。本文通过部分脚手架上发生的伤亡事故案例,分析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某公司制药厂旧厂房维修工地,在外墙窗口抹灰时,脚手架扣件突然断裂,架体横杆塌落,正在作业的二位工人从3楼摔下,1名死亡,1名重伤;
某公司机械厂住宅楼工地,一抹灰工在5层顶贴抹灰用分格条时,脚手板滑脱发生坠落事故,坠落过程中将首层兜网系结点冲开,撞在一层脚手架小横杆上,抢救无效死亡;
某公司玫瑰园小区住宅楼工地,外包队工人在拆除北侧外脚手架时,在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进行拆除作业,不慎坠落,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某公司华西新区32#住宅楼工地,一架子工在南部6楼脚手架上作业时,因没戴安全带失控坠落,砸破2层兜网,撞在阳台边沿后,掉在首层兜网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某建筑工程处福泰小区3#住宅楼工地,一抹灰工在东山墙4层顶位置安装石膏线时,不慎石膏线掉下砸在脚手架上,将脚手板砸翻,工人顺墙坠落,造成重伤。
二、在脚手架上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自我保护能力差,冒险违章作业。一是架子工从事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未按规定正确佩带安全帽和安全带。许多作业人员自恃“艺高人胆大”,嫌麻烦,认为不戴安全帽或不系安全带,只要小心一些就不会出事,由此导致的高处坠落事故时有发生。二是作业人员危险意识差,对可能遇到或发生的危险估计不足,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2.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CJl30--2001)已经于200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脚手架的设计计算、搭设与拆除、架体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在部分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一是脚手架操作层防护不规范;二是密目网、水平兜网系结不牢固,未按规定设置随层兜网和层间网;三是脚手板设置不规范;四是悬挑架等设置不规范,由此导致了多起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3.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使用前未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
4.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不全面,安全技术交底无针对性。项目部重视施工现场、忽视安全管理资料的现象比较普遍,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的专项施工工程,如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基坑支护、模板工程、临时用电、塔机拆装等,不编制施工方案,或者不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照抄标准、规范,应付检查。安全技术交底仍停留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的层次上,缺乏针对性。工程施工中凭个人经验操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事故隐患和违反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等问题,甚至引发伤亡事故。
5.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在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和在脚手架上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大都存在违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问题,但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工长、专职安全员在定期安全检查、平时检查中,均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后未及时整改和纠正,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一定责任。
三、在脚手架上发生伤亡事故的预防措施
1,强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加自我保护能力,杜绝违章作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企业要完善内部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对职工进行三级教育、定期培训,开展班组班前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事故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