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某工程中的岩土勘察设计探讨.PDF

发布:2017-06-03约3.8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某工程中的岩土勘察设计探讨 副标题#e# 摘要:对邵阳市某拟建大楼的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查明了该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为大楼基础的设计和 施工提供了地质资料,并对基础型式和基坑开挖与支护提出了一些设计和施工的建议。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基坑支护;地层结构 1工程概况 及人工挖孔桩,设地下室1层,其埋深为3.6m。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1场地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邵阳市,拟建场地原为水稻种植地,因建设需要,现已回填整平,地形较为平坦,各勘探点的地面标高介于129 9.25m~1299.70m之间,高差仅为0.45m。 2.2地层结构 场地内钻探揭露的地基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第四系人工堆积(Qml)素填土①和第四系耕土(Qpd)②。由红褐色粘性土混含少量角砾、碎石等组成,结构稍密。厚 度为1.30m~2.30m,覆盖于整块场地之地表,系新近堆填。其均匀性及密实性差,不能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使用。 等压缩性土。 a1-2=0.146MPa-1,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后锤击数N=12.4击,属中等偏低压缩性的超固结土;其力学性质较好,地基承载力较 高。 ,压缩系数a1-2=0.121MPa-1,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14.4击,属中等偏低压缩性的固结土;其力学性质较好,地基承载力 较高。 2.6击,其力学性质较好,地基承载力较高,为本场地的含水层。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4.1击,其力学性质较好,地基承载力较高,为本场地的含水层。 质较好,地基承载力较高,仅局部分布,为本场地的含水层。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2.9击,其力学性质较好,地基承载力较高,为本场地的含水层。 承载力高,但其埋藏较深,为本场地内较理想的下卧层。 2.3场地的水文地质 297.97m。其中粘性土层中的地下水属上层滞水,水量较小;砂土层中的地下水属孔隙潜水类型,具承压性,水量较大。 场区内常年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不大,水位相对较稳定。 根据抽水试验、现场及周围情况调查可知,地基土主要由素填土、耕土、粘性土、砂土及泥灰岩组成,因深部地段(13.5 m~17.5m以下)为厚度较大的砂土层而赋存一定量的地下水。根据临近场地施工情况,桩井开挖至砂土层后,其涌水量 较大,将给施工带来较大困难;因而该场地不适宜深度较大的开挖。 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性分析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受环境类型影响或受地层渗透性影响,场地内的地下水对砼结 构无腐蚀性,地下水对砼结构中的钢筋亦无腐蚀性,但对外露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3勘察手段和方法 本大楼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采用以钻探取芯鉴别为主,现场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双桥静力触探试验、钻孔波速测试 及地微振观测)与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手段进行。 4基础型式的分析及评价 4.1主楼部分 (1)浅基础。拟建该大楼设有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埋深为3.6m,其底板大部分将处于冲湖积粉质粘土③1中,局部处于 粘土③2层之中。两土层均呈硬塑状态,有一定力学强度,可以作为浅基持力层使用。为准确提供浅基持力层的承载力, 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取值,其结果见表1。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条的公式计算结果,作为浅基主要持力层的粉质粘土③1层修正后 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32kPa,小于基底平均压力272kPa,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基础沉降验算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计算结果表明:建筑物中心点的总沉降量为217.07mm,最大沉降 差为165.17mm,最大倾斜率为0.00004;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基础的倾斜满足规范要求。 (2)桩基础。根据上述浅基持力层的承载力及沉降验算结果,若采用浅基础(箱基或筏基),基底地层的承载力特征值难于 满足设计要求,因此不能采用浅基础,建议采用箱基+桩基或筏基+桩基的复合型基础型式。桩型建议首选干作业人工挖 孔灌注桩,其次可选择使用静压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或振动沉管灌注桩。选用干作业人工挖孔灌注桩时,鉴于本场地 砂土层中的水量丰富,且具承压性,施工降水难度大。因此建议桩端持力层选择第四系冲湖积粘土③2或粘土③3层,同时 采用砼护壁的支护类型开挖桩井,以保证桩基的施工质量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当选用静压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或振动沉管灌注桩基础时,第四系冲湖积粘土③3层及其以下的各土层均可作为桩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