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风湿科常用免疫抑制剂.ppt

发布:2025-03-16约2.21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改善病情药(DMARDs)该类药物较NSAIDs发挥作用慢,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大约需1~6个月,故曾称慢作用药(因目前的生物制剂起效快速,且能明显改善病情,与之形成对比)。它虽不具备即刻止痛和抗炎作用,但有改善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病情缓解后需长期维持治疗,不能使已受破坏的关节恢复正常常用的DMARDs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ASP)抗疟药(氯喹,羟氯喹)来氟米特青霉胺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环磷酰胺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作用机理:通过干扰四氢叶酸合成,抑制胸腺嘧啶和嘌呤形成,进而干扰DNA及RNA合成、导致细胞内腺苷堆积。促进活化T细胞凋亡;促进合成IL-1受体拮抗剂,抑制TNF、IL-1等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减少金属蛋白酶,控制滑膜炎症。给药方法7.5-20mg/周(起效时间1-2个月)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不良反应:恶心、上腹不适等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急性间质性肺炎、血液系统异常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SZ)作用机理:柳氮磺吡啶(sulfasalzine,SSZ)SSZ是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SP)的偶氮复合物,5—氨基水杨酸与肠壁结缔组织络合后较长时间停留在肠壁组织中起到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如减少大肠埃希菌和梭状芽孢杆菌,同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其他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合成。因此,目前认为本品对炎症性肠病产生疗效的主要成分是5—氨基水杨酸。由本品分解产生的磺胺吡啶对肠道菌群显示微弱的抗菌作用。1给药方法剂量由0.25g每日3次开始,每周增加0.25g,至1.0g每日3次维持。药效随服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起效时间1-2个月)2临床应用:RAASRS3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溶贫正铁血红蛋白尿过敏再障401020304作用机理:改变细胞酸性微环境,干扰细胞功能,抑制淋巴细胞功能,抑制磷酸二酯酶A2等酶活性。抗炎、抗免疫,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损伤。临床应用:SLE,RA,SS等给药方法口服,成人每日0.4g,分1~2次服用,根据病人的反应,该剂量可持续数周或数月。长期维持治疗,可用较小的剂量,每日0.2g~0.4g即可。(起效时间2~4个月)不良反应:头晕、头痛、皮疹、视网膜毒性,偶有心肌损害,禁用于窦房结功能不全,传导阻滞者。硫酸羟氯喹来氟米特(leflunomide,)作用机理:通过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阻断嘧啶从头合成途径;抑制酪氨酸激酶阻断信号传导、抑制T细胞激活和增殖;抑制NF-κB减少TNFa基因表达。01给药方法:50mg/日,三天后改为10-20mg/日,连续服用。(起效时间1-2月)0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03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上腹不适、头晕、皮肤搔痒、脱发、肝酶升高,但很少有肺纤维化。0401020304作用机理:能抑制淋巴细胞转化,使抗体产生减少,稳定溶酶体膜而发挥抗炎作用,它还能抑制胶原的合成。起效时间3~6月)给药方法:250mg~1000mg/日临床应用::①类风湿关节炎和其它关节炎。②系统性硬皮病。青霉胺治疗起效时间较长,—般要2个月左右。它能减轻病人的功能障碍和疼痛,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有较好的疗效。05不良反应:胃肠反应肾脏损害自身免疫病皮肤黏膜骨髓抑制青霉胺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01040203作用机理:嘌呤类似物,通过干扰嘌呤代谢作用于S期细胞,阻碍对淋巴细胞有重要意义的嘌呤补充合成途径,进而干扰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可同时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T细胞抑制尤为明显。给药方法:1-3mg/kg.d(50-150mg/d)起效时间(2~3个月)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多肌炎、血管炎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骨髓移植、感染、肿瘤作用机理:MMF口服后在体内迅速水解为活性代谢产物MPA,MPA通过抑制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限速酶—次黄嘌呤核苷磷酸脱氢酶(经典合成途径)使鸟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减少,因而能选择性抑制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功能。给药方法:1-2克/天临床应用:器官移植。自身免疫病不良反应:无明显的肝肾毒性。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通过调整剂量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