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记录表格.doc
IT运维记录表格
序号
日期
事件类别
事件详情
影响范围
操作人员
操作描述
修复措施
验收情况
备注
1
YYYYMMDD
————————————————————————————————–
——–
——–
2
YYYYMMDD
————————————————————————————————–
——–
——–
3
YYYYMMDD
————————————————————————————————–
——–
——–
表格说明:
序号:记录事件发生的顺序。
日期: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日期。
事件类别:分类记录事件的性质,如硬件故障、软件错误、安全事件等。
事件详情:详细描述事件的具体情况,包括错误代码、异常信息等。
影响范围:记录事件发生对系统、网络或业务的影响程度,如单台服务器、部分业务或全部业务。
操作人员:记录处理事件的运维人员姓名。
操作描述:详细记录处理事件的过程和方法,包括所执行的命令、操作步骤等。
修复措施:描述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和调整。
验收情况:记录事件修复后的验收结果,如正常、异常等。
备注:记录其他需要说明的信息,如联系方式、紧急联系人等。
注意事项:
表格内容需简洁明了,避免过多冗余信息。
事件类别、影响范围等字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表格中可添加留白,便于填写详细信息。
保持表格排版美观,保证易读性。
事件编号
记录日期
系统/服务名称
故障类型
影响程度
发生时间
发觉人
故障描述
解决措施
解决人
恢复时间
备注
001
YYYYMMDD
高/中/低
HH:MM
具体的故障描述,例如:“服务器响应缓慢”或“数据库连接失败”
解决故障的步骤,例如:“重启服务器”或“重置数据库连接”
HH:MM
002
YYYYMMDD
高/中/低
HH:MM
具体的故障描述,例如:“网络中断”或“用户无法登录”
解决故障的步骤,例如:“检查网络设备”或“重置用户密码”
HH:MM
003
YYYYMMDD
高/中/低
HH:MM
具体的故障描述,例如:“应用程序崩溃”或“数据备份失败”
解决故障的步骤,例如:“修复应用程序”或“手动执行数据备份”
HH:MM
…
…
…
…
…
…
…
…
…
…
…
…
表格说明:
事件编号:用于唯一标识每个IT运维记录条目的编号。
记录日期:记录事件发生的日期。
系统/服务名称:记录发生故障的系统或服务名称。
故障类型:简要描述故障的类型,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配置错误等。
影响程度:评估故障对业务的影响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发生时间:记录故障发生的具体时间。
发觉人:记录首先发觉故障的人员姓名或用户ID。
故障描述:详细描述故障现象和相关信息。
解决措施:记录采取的解决故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解决人:记录最终解决故障的人员姓名或用户ID。
恢复时间:记录系统或服务恢复正常运行的时间。
备注:对故障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或特殊情况加以说明。
注意事项:
表格内容应保持简洁,避免过多文字。
“高”、“中”、“低”等影响程度和故障类型应根据实际需求细化。
“发觉人”和”解决人”字段可根据实际操作流程进行调整。
表格设计考虑了足够的留白以便于填写详细的信息。
表格的排版和布局保证了信息的易读性和美观性。
记录编号
日期
设备/服务
故障现象
影响范围
发觉时间
处理人
处理措施
完成时间
验收人
验收结论
备注
0001
YYYYMMDD
服务器
响应缓慢
应用服务
08:00
重启服务器
08:30
正常
0002
YYYYMMDD
网络设备
连接中断
所有服务
09:15
检查线路
09:45
赵六
正常
0003
YYYYMMDD
数据库
备份失败
数据完整性
10:20
重新执行备份
10:50
正常
0004
YYYYMMDD
应用程序
功能异常
用户操作
11:30
修复代码
12:10
赵六
正常
…
…
…
…
…
…
…
…
…
…
…
…
表格说明:
记录编号:用于唯一标识每条运维记录的编号。
日期:记录故障发生或处理的日期。
设备/服务:记录发生故障的设备或服务名称。
故障现象:简要描述故障出现的具体现象。
影响范围:描述故障对系统或服务的具体影响。
发觉时间:记录故障首次被发觉的准确时间。
处理人:记录处理故障的运维人员姓名。
处理措施:详细记录处理故障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完成时间:记录故障处理完成的准确时间。
验收人:记录验收故障处理结果的运维人员姓名。
验收结论:记录验收人对故障处理结果的结论,如“正常”、“待观察”等。
备注:用于记录其他相关信息或特殊说明。
注意事项:
表格设计简洁,留白充足,便于填写详细内容。
影响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如“单个用户”、“部分用户”、“全部用户”等。
处理措施和验收结论应准确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