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pdf

发布:2025-03-20约1.24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研究》结题报告--第1页

《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执笔:周正华

一、课题的提出

如何改变历史基础教育的困境,新课程的实施似乎是一剂良药,新课程

实施几年以来,新课程倡导的一些理念确实让我们的思想开放,课堂活跃,

轰轰烈烈,人们期待着新课程给课堂教学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具

有一定的权威性的新课程在实践中开始受到质疑,初中历史新课程实施现状

让人担忧,新课改之后,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要求下,少数历史教

师在上公开课、观摩课或大赛课时,采取了一些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方法。

中学课堂教学倡导创新,然而创新教学易走入误区,总是担心别人说改

革的力度不够大,害怕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为了响应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的

创新,各种“新”的形式纷纷涌现,于是便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折腾,上

演了一出又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形式主义。历史课堂教学充满了课堂

表演、片面强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评书故事性的教学等等,陷入了“丢了

鞋子找不着路子”的困窘与尴尬,实则不利历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实施新课程以来,情境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的关注和青睐。但

是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却存在着诸多的偏失:情境太

多,信息庞杂,缺乏深意,结构失衡,效果平淡。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情境教学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

论意义。就其实际意义来讲,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更新观念,创设情境,采用

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与历史自身学科特点之间找到更好的交叉点,

《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研究》结题报告--第1页

《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研究》结题报告--第2页

有助于提高对新课程视野下历史情境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打破历史课

堂教学的传统观念,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有助于新课程深入

推广的顺利进行和新课程与高考兼容性问题的破解。

就其理论意义而言,从实证手段对历史情境问题的研究,可将该领域的

研究加以拓展;从新课程中如何进行中学历史教学以及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

实践并深入推广新课程的问题方面来探索历史情境教学,可以为该问题的研

究提供新的视角、思路与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对情境教学的研究,是从1978年李吉林进行情境教学法实

验正式开始的。迄今,情境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推动我国教

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情境教学的研究主要有:有基于情境教学的

种类研究,如佘玉春的《新课改背景下的情境教学》(《上海教育科研》2004

年第7期)中分为启动思维式情境教学、主题式情境教学、“助兴”式情境

教学等等。也有基于如何创设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如李京雄《情境教学的

策略研究》(《教育探索》2005年第5期)

国外研究:最早在教育学意义上运用“情境”的是杜威,他认为“思维

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191页。)。受杜威影响,美国学者克伯屈创立设计教学

法,主张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为达到某种预定目的而有计划地开展系列连续

活动的过程。到了本世纪50年代,保加利亚的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将情

境教学推向一个新阶段。洛扎诺夫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情境教学的根由,而且

从实践上将情境教学推向了全世界。

《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研究》结题报告--第2页

《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研究》结题报告--第3页

四、研究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情境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

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的创设可分为两类:提供

具体活动的场景、提供学习资源。前者以语言为基础,借助环境氛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