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技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都市活水公园简介 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位于中国四川成都,占地 24000多平方米。取自府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塘、植物 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 变“活”的生命过程。 活水园,占地24000多平方米,坐落于成都市中心府南河畔,是一个具国际知 名度的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园中庞大的水处理工程,大大改善了府南河的水质 也因此让市民亲眼目睹水由污变清的自然进程并为之骄傲。每天有200m3水从河 中抽出除去细菌、重金属后再回到河中。 公园特点 公园形状是一“鱼”形,象征活力和健康,也成了该设计的亮点之一。游人 往往从鱼嘴而入,走向鱼尾。而沿着河岸又恰好在公园散步,游赏全景。进园先 爬上山坡,再到圆形广场,包括水池、茶室。中国四大佛教胜地之一——峨眉山 原产的珍稀本土植物引种在山坡上,有再现神圣山岭之意。 水流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 化系统,或涓涓细流,或激情跌宕,变幻出多姿多彩,并发生质的变化,向人们 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活水公园 独特的景观创意为人们所赞叹! 净化处理 水净化系统由一系列溪流、池塘组成,贯穿全园。通过植物和水流通过岩石 的自然作用而使水净化的过程。 人工湿地塘床生态系统为活水公园水处理工程的核心。由6个植物塘、12个植物床 组成。污水在这里经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等作用,达到无害化,成为 促进植物生长的养分和水源。人工湿地的塘床酷似一片片鱼鳞,呼应了公园的总体设 计。其中种植的漂浮植物有浮萍、紫萍、凤眼莲等;挺水植物:芦苇、水烛、茭白、 伞草等;浮叶植物:睡莲;:金鱼藻、黑藻等几十种,与自然生长的多类鱼、昆虫和 两栖动物等构成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既有分解水中污染物和净 化水体的作用,又有很好的知识性和观赏性。目前活水公园的日处理污水能力为 300m3,是整个成都市的“绿肺”之一。 工程效果和社会评价 2010年9月8日?-?在成都活水公园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已经做了足够多的试 验,发现了各种植物不同的净化效果,如芦苇湿地对锦江水的净化效果较好,其次 是香蒲湿地,而伞草湿地对水体中磷的去除效率相对更高等等。在世博活水公园 里,这些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里一共种植了十八种植物,每种植物对 不同的重金属和有机物都有吸附功能。 2.10.7施工项目管理重点和难点 施工难点 2.10.8工程结果与社会评价 首次运用天然环保材料与水体生态景观构建技术结合,创新河床改性黏土生态修复技术,满足生态抗渗好水体自净双重功能需求。 改良常规防洪工程方法,建立生态护岸,具有高效净化、防汛、滴瀑水墙立体景观作用,同时解决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水面高差问题。 在受污水体生态修复与再利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系统研究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水体生态修复与景观构建工程集成技术; 水体生态净化技术水平及效果居国际领先地位,推进了园林景观工程科学技术进步,对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具有示范作用,促进城市生态性和经济型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样板。 后滩公园体现了设计理念的领先性、工程技术的创新性、景观营造的艺术性、项目管理的先进性,具有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领航作用。 后滩公园工程被评为2010年度S市“园林杯”优质工程奖金奖项目“黏土抗渗生态河床的应用”,“改良挺水植物植床构造工艺”双双荣获QC成果一等奖。工程被评为2009年的“上海市文明工地”,“上海市节约型工地”。 流水雕塑 活水公园不光是对于水资源的处理尤为独到,在植物配置上也是相当的适时适地。活水公园再现了四川成都峨眉山风景区自然地森林景观。将山地的林带景观搬移到城市之中,并对与周边的环境起到了一定的生态保护,生态系统的微观调节的作用,可以说是中看又中用。 植物床 流水雕塑 植物塘 活水公园之所以能够荣登世博会的大雅之堂,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这个公园有污水处理的神奇功效,能将“死水”变为“活水”。活水公园的案例能够为世界各国的污水处理提供思路。”据了解,活水公园成为城市实践区中唯一一个室外案例,上海世博会结束后将被永久保存。活水公园曾荣获过多项国际上的环保大奖。 2010年《活水公园系列组雕》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提名奖。 成都的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它对社区和公共空间的雨水和污水进行有效收集,通过生物自净功能进行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向人们展示被污染的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过程,诠释活水文化,启迪人们珍惜水资源。该案例充分示了活水公园建设理念、运转流程和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