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82804)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简介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于2004年9月开始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稳定的研究方向。
本学科以电工电子、测试与控制、计算机及信号处理等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农牧业生产装备性能与设施的测试控制、数字化农牧业及农牧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及装备。
本学科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农牧业机械装备性能的测试分析;农牧业机械装备振动噪声测试分析;农牧业设施环境的监控技术;农田及草原生态信息的监测技术与装备;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与装备;动物行为的监测分析等;
研究特色: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从自治区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出发,立足于自治区农牧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实际,依靠学科自身优势,始终坚持以农牧业装备设施、数字化农牧业技术与装备研究为学科特色。学科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为自治区和周边省区的农牧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
1、农业工程测试与控制
利用传感器、虚拟仪器、信号处理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开展农牧业工程装备的性能检测、以及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动植物信息、设施环境信息、草地生态信息的检测与控制方面的研究。
2、农牧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及装备
利用现代测试技术、信息技术、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分 2 课程名称 农业工程学科研究进展 英文名称 Development of study 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学 时 32 开课时间 第1学期 开课学科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授课对象 博士研究生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预修课程 工程测试技术 主讲教师 王春光 职称 教授 学位 博士 协讲教师 武佩 职称 教授 学位 博士 协讲教师 杜健民 职称 教授 学位 博士 协讲教师 杜文亮 职称 教授 学位 学士 协讲教师 赵士杰 职称 教授 学位 学士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研究生全面了解目前农业工程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掌握国内外农业工程学科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把握学科发展前沿。 教学方式及
考试方式 专题讲座,课堂讨论 课
程
内
容
简
介 本课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由学院农业工程各学科的博导和部分研究成果突出的硕导共同完成。主要讲授内容如下:
工程测试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测试技术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应用;
从“第十一五年计划”看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利用风蚀风洞及其数据测控系统开展土壤抗风蚀能力的研究
农业生物环境保护工程国内外发展前沿以及中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发展战略;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最新研究手段;
用运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解决自治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8、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9、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
10、草原蝗虫机械化吸捕技术研究;
11、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农业纤维物料压缩过程和应力松弛特性研究及相关流变参数的分析;
12、基于波尔兹曼叠加原理牧草压缩应力松弛特性本构方程的建立及应力相关参数的研究;
13、农业纤维物料的可压缩性研究。 课
程
内
容
与
学
时
分
配
工程测试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2学时
测试技术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应用; 2学时
从“第十一五年计划”看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3学时
利用风蚀风洞及其数据测控系统开展土壤抗风蚀能力的研究 2学时
农业生物环境保护工程国内外发展前沿以及中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发展战略;
3学时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最新研究手段; 2学时
用运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解决自治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2学时
8、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3学时
9、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 2学时
10、草原蝗虫机械化吸捕技术研究; 3学时
11、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农业纤维物料压缩过程和应力松弛特性研究及相关流变参数的分析; 2学时
12、基于波尔兹曼叠加原理牧草压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