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合适的尺度和范围,以下符合实际的是
A.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80g B.吃饭常用的筷子长约27cm
C.中学生的重力约50N D.男生1000米跑步时间约2min
【答案】B
【解析】【解答】A.一块橡皮的质量在8g左右,一支2B铅笔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左右,故A不合题意;
B.家中常用的筷子长约27cm,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0N,故C不合题意;
D.一位初中生跑1000m所用的时间约4min,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2.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边上,保持伸出桌边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答案】A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边上,保持伸出桌边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则钢尺的频率相同,只有振幅大小不同,即声音的响度大小不同,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响度与振幅大小有关,音调与频率大小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特点有关。
3.关于物质结构及相关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的过程中产生了电荷
B.卢瑟福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C.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答案】C
【解析】【解答】A.摩擦起电的过程中转移了电荷,故A错误;
B.卢瑟福发现质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故B错误;
C.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正确;
D.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C.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4.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以下属于碳排放限制的是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光伏发电
【答案】A
【解析】【解答】火力发电,需要燃烧大量的煤,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增加碳排放,故A符合题意;
水力发电,将水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不会增加碳排放,故B不合题意;
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不会增加碳排放,故C不合题意;
光伏发电,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不会增加碳排放,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分析哪种发电形式会增加碳排放即可。
5.如图所示,在a、b两端接入电源或电流表组成不同装置,以下正确的是
A.接电源,和发电机的原理相同
B.接电流表,和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C.接电源,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接电流表.移动直导线电流表指针一定偏转
【答案】C
【解析】【解答】AC.在a、b两端接入电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可以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C正确;
BD.在a、b两端接入电流表,电路中无电源,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可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与发电机的原理相同,只有直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指针才会偏转,故B、D错误。
故选C。
【分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利用该现象制成了发电机;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据此制成了电动机。
6.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A.吹气时纸条向上
B.用吸管喝水
C.将硬币吹进盘中
D.吹气时乒乓球不掉
【答案】B
【解析】【解答】A.沿水平方向吹纸条,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向上的压力差,纸条会向上飘起,故A不合题意;
B.用吸管喝水,吸出管内空气,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口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
C.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则硬币上方的气体压强小于下方的气体压强,硬币受到向上的压强差,所以硬币能飞入盘中,故C不合题意;
D.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乒乓球下部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吸气时,乒乓球上方空气压强小,这样在乒乓球的上、下部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从而托起乒乓球,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7.将鸡蛋放人盐水中出现如图所示状态,缓慢向杯中加盐或水使鸡蛋悬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盐可以让鸠蛋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