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docx
动火作业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
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工程地点:
第二章、用火范围
根据《中国石化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本工程施工场地位于加油站区域内,其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动火作业主要包括接地装置焊接、地坪切割等。
第三章、管理机构职责
1、管理人员职责
(1)现场负责人职责:
按照建设方要求提出动火申请,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对作业人员作业前进行安全交底;
落实动火作业风险削减措施,组织实施动火作业,并对作业风险削减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负责;
及时纠正违章作业行为。
(2)作业人员
电焊工要求:
a)电焊工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b)电焊工作业时应穿戴工作服、绝缘鞋、电焊手套、防护面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时需系安全带。
c)作业前应检查焊机、线路、焊机外壳保护接零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d)雨、风力六级(含)以上天气不得露天作业。
f)焊把线不得放在电弧附近或炽热的焊缝旁。不得碾轧焊把线。应采
取防止焊把线被利器物损伤的措施。
g)焊接时临时接地线头严禁浮搭,必须固定、压紧,用胶布包严;
接电缆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h)焊接时二次线必须双线到位,严禁用其他金属物作二次线回路。
j)工作中遇下列情况应切断电源:改变电焊机接头;移动二次线转移工作地点;检修电焊机;暂停焊接作业。
k)施焊地点潮湿,焊工应在干燥的绝缘板或胶垫上作业,配合人员应穿绝缘鞋。应定期检查绝缘鞋的绝缘情况。
I)清除焊渣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焊条头应集中堆放;下班后必须拉闸断电,必须将地线和把线分开。
第四章、风险因素分析
1、动火施工区域有与施工无关的易燃易爆物品。
2、动火施工火星窜入替他设备或易燃物侵入动火设备。
3、施工用电电缆外露。
5、电焊器具、设备质量未经过质量检验。
6、动火操作人员非专业人员,不具备动火作业资格。
7、动火作业人员操作不符合操作规定。
8、动火作业人员未在指定地点动火施工。
9、施工前未办理相关手续。
10、动火操作人员未穿戴齐全安全防护用具。
11、相关人员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火种或易燃易爆品进入动火施工区域。
12、在自然环境不适合动火施工的情况下仍强行动火作业。
13、施工前未对动火区域内或动火点气体进行检测。
第五章、防范措施
1、划定动火区域,拉好警界带,挂好警示标识和施工作业无关的人员禁止入内,对消防器材工具进行全面检查并摆放到上风口适当的位置。
2、动火作业前由施工现场负责人与所有参加作业人员进行现场风险识别和安全教育,现场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作业人员要熟悉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危害因素、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
3、动火措施的落实;
4、动火作业现场配置干粉灭火器、消防铁锹等消防工具;
5、施工人员必须将劳动保护用品穿戴齐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操作,遵守施工方案制定的安全措施和站内工业动火的有关规定,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施工时有专人监护。
6、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严禁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火种和易燃易爆品进入现场;动火现场5米以内应无易燃易爆物、无积水、无障碍物,便于紧急情况下施工人员迅速撤离。非动火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动火现场;
7、施工所用设备均需经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用于检测气体的检测仪应在校验有效期内,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8、动火作业应做到〃三不动火”,即:无动火作业票不动火,无监护人不动火,安全措施未落实不动火。
9、施工人员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坚守岗位,施工完毕后清理施工现场。
10、电焊设备使用要求
电焊设备的安装、修理和检查必须由电工进行。焊机和线路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通知电工修理。
使用电焊机前,必须检查绝缘及接线情况,接线部分不得腐蚀、受潮及松动。
严禁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焊机,移动电焊机时,必须切断电源。
焊接中途突然停电,必须立即切断电源。
电焊机的外壳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接零。必须定期检查电焊机的保护接零线。
电焊机必须安放在通风良好、干燥、远离高温高湿和多粉尘的地方。
电焊机的配电系统开关、漏电保护装置等必须灵敏有效,导线绝缘必须良好。
电焊机电源线必须绝缘良好,长度不得大于5m。
动火作业应急预案
当因动火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应急响应原则
(1)总的原则是救死扶伤,以抢救员工生命为第一位,做到先抢救人员、保护环境,后抢救设备设施。
(2)险情发生时,为迅速采取应急行动,避免或减少损失,执行以下处置原则:
a)疏散无关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b)阻断危险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