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V100.doc

发布:2017-06-04约1.19万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 阀控式密封蓄电池 1 3.2. 防爆性能 1 3.3. 防酸雾性能 1 3.4. 耐过充电能力 2 3.5. 气体析出开启压力 2 3.6. 耐接地短路能力 2 3.7. 材料的阻燃能力 2 3.8. 热失控敏感性 2 3.9. 低温度敏感性 2 4. 符号 2 5. 技术要求 3 5.1. 型号命名 3 5.2. 环境温度 3 5.3. 结构 3 5.4. 外观 3 5.5. 阻燃性能 3 5.6. 气密性 3 5.7. 电池重量 4 5.8. 容量 4 5.9. 大电流放电 4 5.10. 容量保存率 5 5.11. 密封反应效率 5 5.12. 防酸雾性能 5 5.13. 安全阀要求 5 5.14. 耐接地短路能力 5 5.15. 材料的阻然能力 5 5.16. 抗机械破损能力 5 5.17. 耐过充电能力 5 5.18. 蓄电池充电的管理 6 5.19. 蓄电池端电压的均衡性 6 5.20. 电池间连接构件 6 5.21. 防爆性能 6 5.22. 封口剂性能 6 5.23. 电池寿命 6 5.24. 电池电导(内阻) 6 5.25. 电池容量衰减率 7 5.26. 耐久性要求 7 5.27. 蓄电池极柱(机械)强度 7 5.28. 蓄电池电解液要求 8 6. 检验方法 8 6.1. 测量仪表要求 8 6.2. 蓄电池检验前的预处理 8 6.3. 外观、极性检查 8 6.4. 阻燃性能试验 9 6.5. 气密性试验 9 6.6. 重量检验 9 6.7. 容量试验 9 6.8. 大电流放电试验 9 6.9. 容量保存率试验 10 6.10. 密封反应效率试验 10 6.11. 防酸雾性能试验 11 6.12. 安全阀动作试验 11 6.13. 耐过充电能力试验 12 6.14. 蓄电池充电管理 12 6.15. 蓄电池端电压的均衡性能试验 12 6.16. 电池间连接电压降的试验 12 6.17. 防爆性能试验 12 6.18. 封口剂性能试验 12 6.19. 寿命试验 13 6.20. 防酸雾能力试验 13 6.21. 耐接地短路能力 14 6.22. 材料的阻燃能力试验 14 6.23. 抗机械破损能力 15 6.24. 浮充电循环耐久性试验 15 6.25. 热失控敏感性试验 16 6.26. 低温敏感性试验 16 6.27. 电导(内阻)的测试 16 6.28. 信息与警告标记的存在与耐久性试验 16 7. 检验规则 17 7.1. 检验分类 17 7.2. 出厂检验 17 7.3. 型式试验 18 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18 8.1. 标志 18 8.2. 包装 19 8.3. 运输 19 8.4. 贮存 19 9. 电池组质量评测 20 9.1. 附件工艺 20 9.2. 单组蓄电池劣化度 20 9.3. 到货抽检合格率 20 10. 仪器仪表要求 21 10.1. 数字万用表 21 10.2. 数字交直流钳型表 21 10.3. 温湿度计 21 10.4. 红外测温仪 21 10.5. 智能直流假负载 21 10.6. 蓄电池电导(内阻)测试仪 21 10.7. 电子秤 21 10.8. 时钟 22 10.9. 扭矩扳手 22 10.10. 压力表 22 11. 蓄电池入网及工程管理要求 22 12. 编制历史 22 前 言 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通信用铅酸阀控式蓄电池的技术管理,不断加强蓄电池产品的质量管理。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测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存储等。 本标准由中移有限技〔2008〕65号印发。 本由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提出并归口。本由归口部门负责解释。本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本主要起草人: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500 38 50 23 ———— 600 44 65 31 ———— 800 60 80 36 ———— 1000 72 100 44 21 ———— 1500 114 200 80 40 17 2000 145 300 124 ———— 24 3000 215 400 31 ———— ———— 容量 标称值为2V、6V、12V蓄电池按6.6条规定的方法试验,10h率容量第一次循环不低于100%C10;3h和1h率的容量应分别在第二次和三次以前达到,放电终止电压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放电率与终止电压 放 电 率 蓄电池放电单体终止电压V 10h 1.8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