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厌氧生物降解.pdf

发布:2022-12-30约4.01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一、厌氧生物处理 二、厌氧生物处理过程:酸性发酵、碱性发酵 兼性微生物在含微量氧的水中生存繁殖, 可把大分子有机物断裂成小分子有机物, 并进一步使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转变成有 机酸,即所谓酸性发酵. 甲烷菌是绝对厌氧菌,只能在完全没有 氧的水中生存繁衍。它们能把有机酸进 一步分解为甲烷、CO 以及少量的NH 、 2 3 H S等气体产物,称为碱性发酵. 2 这两种微生物往往处于同一设施之中协同作用. 三、厌氧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 两阶段: 液化(酸化) 液态污泥的pH迅速下降, 转化产物中有机酸是主体 消化过程 气化(甲烷化) 产生消化气,主体是CH4 三、厌氧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 三阶段: 三、厌氧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 三、厌氧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 产甲烷过程由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 一组把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从乙酸 或乙酸盐脱羧产生甲烷,前者约占总量的l/3后者 约占2/3 。 上述三个阶段的反应速度依废水性质而异,在含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脂类等污染物为主的 废水中,水解易成为速度限制步骤; 简单的糖类、淀粉、氨基酸和一般的蛋白质均能 被微生物迅速分解,对含这类有机物为主的废水, 产甲烷易成为限速阶段。 三、厌氧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 厌氧生物处理可以分为4阶段: 三、厌氧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 厌氧生物处理可以分为4阶段: 第一阶段为 水解阶段。复杂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先在细胞 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 第二阶段为 发酵 (酸化)阶段。溶解性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发酵 菌 (酸化菌)细胞内,在胞内酶作用下分解产生挥发性有机酸、 醇类、醛类等。这个阶段主要产生较高级脂肪酸。 第二阶段为 产氢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第 一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成乙酸和H ,在降解奇数碳 2 素有机酸时还形成CO 。 2 第三阶段为 产甲烷阶段。产甲烷细菌将乙酸、乙酸盐、CO 和 2 H 等转化为甲烷。 2 四、厌氧消化微生物 1)发酵细菌 (产酸细菌):主要包括梭菌属,拟杆菌属,丁酸 弧菌属等。这类细菌的主要功能是先通过胞内酶的作用将不溶性 有机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机物,再将可溶性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脂 肪酸、醇类等。 2 )产氢产乙酸菌:主要包括互营单胞菌属、互营杆菌属、梭菌 属等,这类细菌能把各种挥发性脂肪酸降解为乙酸和氢气。产氢 气产乙酸菌可能是绝对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3)产甲烷细菌:产甲烷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利用乙酸 产生甲烷,另一类数量较少,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合成产生甲 烷。也有极少量细菌,既能利用乙酸,也能利用氢。产甲烷菌的 增殖速率慢,繁殖世代期长。 参与厌氧消化的微生物类群 参与厌氧消化的微生物类群 Ⅲ类微生物:产甲烷菌 (Methanogenic Bacteria or Methane-producing Bacteria)只能利用一碳单位的有 机物 (如甲酸、甲醇和H /CO 等)和唯一的二碳单位的 2 2 乙酸,将其转化为甲烷。该类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很慢, 世代时间一般为3-5天,产甲烷菌代谢速度较慢,对环境 的敏感度比其他几类菌高。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厌氧消 化系统的启动过程即是产甲烷菌的适应和富集过程。因 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